张老板听到这话唏嘘了一声,给许惟数出了八串钱,比原先的价钱多了一串多,“这多出来的份,下次租个车来吧。”

许惟没想到装可怜还有这意外之喜,当即收下后对张老板说了声谢谢。

来这的事办完了,许惟还和张老板要了几个麻袋,下次装板栗用,随后便与他告辞出门了。

看着许惟的背影,张老板长叹了一口气,伙计问他这么了,他也不说,只是在心里放下了一丝结郁。

薛将军的这位外孙媳妇看来是能担事会过日子的,希望将军的亲人能过的好一些吧。

张老板又叹了一口气,想到了以前的旧事,回后院给自己倒了一壶酒喝了起来。

许惟不知道自己给这位老板带来了什么忧愁情绪,拿着新鲜到手的八百文钱,她打算在这镇上好好逛一圈。

首先自然是先去卖了些调味品,江家仅剩的半包盐也所剩无几了,许惟卖了一斤的酱油并一斤的盐,酱油二十文一斤,许惟没有装的东西,还要了一个罐头,总共二十四文,盐到是比许惟想象中的便宜,十六文一斤,和五花肉一个价。

她还看到了有糖卖,问了下价格,最便宜的麦芽糖也要十文钱一两,蔗糖十五文一两,许惟两样各要了一两,回去试试看区别。

除了调料,她还卖了一些菜,家中只剩下几颗白菜了,这大冷天也没有别的新鲜的菜可以买,于是许惟就买了一缸十斤的腌咸菜,连缸四十六文,顺带买了些黄豆,这个便宜,两斤就只要3文钱,许惟打算回家发豆芽吃。

一路走到了上次的那家肉铺,剩下的东西不多了,许惟看着要了两斤的瘦肉和一个猪心,这时候的调味料少,内脏之类的腥味不好去,人们也不爱吃,于是卖的很便宜,一整个猪心就只要八文钱,许惟还顺带又要了几根猪骨棒。

吃的东西卖的差不多了,许惟在心里算了算价格,一共花了一百五十八文。

想着还剩下不少钱,许惟打算去看看布料的价钱,江家人穿的衣服都不够厚,江启康的小脸时常都是被冻的红红的,一人也只够两三件衣服,现在天气还没正式入冬还好一些,等到了十一十二月份,绝对是受不了的。

一路上找到布料店,这家的生意很不错,许惟还眼尖的看到门口挂着一个香囊,绣工很好,样式在这一众里头也新潮,她认出来了这是薛氏绣的,看来这家店就是当时和薛氏一起去的那府人家开的。

店里的伙计见许惟只是在门口看着不进来,走出来一看,就见她盯着那香囊看,“姑娘别看这个了,这东西不卖,只是挂在这里展示的,你要买布料的话往里边看啊。”

“展示用的?就是日常还是卖的喽,不知这东西作价几何?”

伙计见她这么问,看了看许惟身上的衣服,委婉的说,“这可是苏绣的香囊,工艺好又复杂,一个月也就出个二十件,还是小件,我们东家找来的绣娘做的,也才售卖了两个月,价格就被镇上的姑娘小姐们炒上天了,普通人根本没的买。”

许惟听他这么说,那就是搞限量销售,价高者得了,薛氏做这一个拿到的价钱是二十文,看来这店家是翻了好几个番卖出去的。

这绣工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不知道江家人流放之前是个什么身份?

许惟将心中的疑虑放下,不管什么身份,现在他们一家老的小的残的,这个冬天没有自己可能都过不去,还是先看布料。

她朝着店内走去,里面的布料颜色种类不多,几个鲜艳的就是红色粉色,其他都是偏淡的颜色。

许惟让伙计介绍了一下价格,最便宜的一种是麻布,一匹布只要一百五十文,够一家四口人各做三身衣服了,好一些的有素缎,棉布,前者两百文一匹,后者两百四十文。

许惟摸了摸料子,感觉做成单衣都不太够保暖,需要在里面加上点棉或者其他才行。

她又问了问伙计,“你们这里有棉花卖么?”

“有的,棉花也分好坏,棉絮多的去了籽的是七文一斤,小一些的没去籽的是四文一斤,客人你想要哪个?”

“棉絮多的,要十斤。”一人一件外衣,还可以再做两床棉被,十斤差不多。

伙计回了声好,立马跑去后头给她称棉花了。

许惟最后是卖了半匹的棉布和半匹的素缎,加上十斤的棉花,总共是二百九十文。

十斤棉花的量很大,店家一共给她塞满了两个麻袋。

许惟背上背着个背筐,两只手上还各拎着一个麻袋,有些滑稽的走出了店门口。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她赶紧出了镇子往回走,等一路上都没有人了,才将棉花收进空间,留下背筐装样子,一脸轻松的赶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