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涵和李斌去仓库见识了数百盘录像带,还有准备出版的“佛教进入中国2000年的丛书”,那是一本超厚的巨型册子,以至于到印刷厂询问的时候,印刷厂的人称,此书很难装订成册,特别是老黎还欠了人家的印刷费,所以人家死活不给梓涵一本。
至于王居士提及的名流捐献的字画,梓涵一幅都没有见到。
问起老黎,他支支吾吾,最后说,当时很多人仅仅是把书画拿过来拍了照片就又拿回去了。
卧槽,老黎竟然还依托政治学院做了这个事情,他公司的名字“正远公司”,就是取“政院”的谐音。现在看来,老黎这家伙完全就是一个骗子!
而且擅长瞪着眼睛说瞎话,眼睛都不眨一下,梓涵都想抽丫一个大嘴巴子。
梓涵在竞聘时候回答领导提出问题,所说的“诉讼绝对不是资产保全的最佳方式”,是有实际意义的,在经历了一些奇葩的案例之后,他确实对如何做好法律工作有些迷茫,甚至是厌恶。
梓涵和于建文就这个事情探讨过,他的看法与梓涵截然相反。
“你的特长实际就是你的专业,而如何在华都银行做到最好,那就要看你把自己的专业是否做到了极致,也就是说,你是华都银行法律方面的专家、大拿,领导完全信任和倚重你,这才是你的奋斗目标!”
于建文有时候说话玄而又玄,甚至有些故作深沉。但是这些话是比较质朴的,也是梓涵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这种建议不太符合梓涵的胃口。
梓涵以为,学习了管理学,攻克了类似“运筹学原理”、“系统工程”这种偏数学的晦涩难懂的学术课程,他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而现在,他实际上已经成为华都银行的中层干部,只是目前的位置有些不尽如人意。
假如把自己的专业做到极致,恐怕就需要拿到另外的资格证书:律师证书。
虽然假如你拿到了这个东西,不去做律师确实没有什么卵用,但起码证明自己不是法律专业的门外汉。而目前MBA的课程已经基本结束,班上有些同学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论文答辩了。
梓涵的导师,是教战略课程的樊云,原来信贷处陈老的夫人。
在和樊老师交流过程中,梓涵也谈起自己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她给梓涵的建议与于建文所说的基本相同。她认为,梓涵尽快完成论文提纲,然后着手开题,等完成论文答辩以后,开始准备律师资格考试,她认为这个资格是一定要有的,不仅仅是资格问题,同时也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
述职报告会结束后,春节如期而至。梓涵和一家老小飞到深圳过春节,想着春节期间好好放松一下,过了节以后,就开始准备论文的事情。
之前,梓涵很少去交大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是热衷于去管理学院的书店买一些大部头的英文影印版书籍,有管理学的,也有会计学方面的。买书的时候他是踌躇满志,准备买回去好好看看,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其结果可想而知:他在书籍的扉页签上名字、年月日,然后就束之高阁,十几年未曾翻动几页。
这些英文书籍和梓涵的MBA文凭一样,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花了很多钱却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其实仔细想想,和王居士和假活佛比,MBA的文凭又比这两个货色强多少呢?
文凭是真实的,也是通过努力考上的,毕业论文也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码上去,但有意义吗?是不是有点像是王居士的那身唬人的对襟褂子,和假活佛穿着的、露出一个膀子的法衣?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