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都银行在香港的上市,国内上市前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尽职调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也迅速展开。

之前成立资产保全处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处理不良资产,但是这几年的运转,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而随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运行,打包处置不良资产既迅速又省事。

对于划转不良资产,国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按照这些政策指引,不良资产的打包处置工作迅速展开,并很快按照工作进度完成了。

那么,原来设立的城区保全中心就显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了,这么多人总不能闲着啊?

西城支行作为省行直管的分支机构随即成立了,保全中心大部分人员随之划转至这个支行。

虽然,这个支行仍然承接了原来保全中心的一些工作,但是,既然作为城区的支行,存贷款业务才应该是作为银行分支机构的主业,清收不良资产的工作越来越边缘化了。

经过整合,原城区保全中心的人员分流至各支行,有门道的人去了省行机关业务处室,其他人员只能听天由命,任由上级的安排。那些曾经在分支行有职务的科级干部,因为城区保全中心成立而放弃职级过来工作的,此时由于城区保全中心的撤销,分流人员时竟然成了没人愿意要的“鸡肋”,也是令人感到心寒的。

改革,有人获利,则必然有人受损。

之前总行法律部变更为法律合规部,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而是实质内容的变更。法律诉讼已经十分边缘化了,合规工作成为这个部门的主营业务范畴。总行法律部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的各种培训,也以合规作为工作重点。

合规的前提,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实施,合规的目的,也是为了适应今后上市而做的工作调整。

当初,梓涵十分不理解这种变动,就像那些被迫前往西城支行工作的人一样,他的失落感和他们一样,有一种被组织抛弃的感觉。

菊花园大厦也被作为不良资产,即将被剥离至资产管理公司,望着对面停工的大厦,梓涵百感交集:这怎么看也不像是不良资产啊?!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诉讼、执行手续已经基本完备的所谓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拒绝接收。理由很充分,资产管理公司仅接收贷款类不良资产,而这种银行联建的资产不属于接收范围,更重要的是,这个联建开发商背景不清,联建手续不全,即使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恐怕难以及时变现。而且,划转资产如何折价?似乎也没有什么政策依据。于是,这个事情又被“踢皮球”般的踢了回来,到头来还是法律处的事情。

菊花园大厦的执行工作一直在进行之中,查封和冻结工作随即展开,但查封冻结了担保人几十万之后,工作也陷入僵局。

冬季到来,梓涵去美国培训的事情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很快就要前往大使馆办理公务签证了。踏上前往京城的列车,梓涵好像没有一点兴奋和激动。

对于出国这种事情,梓涵似乎没有什么激情。之前,那些大使馆要求准备的极其复杂的资料,让梓涵非常讨厌这种繁杂的签证手续,也十分不理解为何这样。之前他也听说过这样的桥段:某人因为签证官拒签而出言不逊 “美国有个啥看头啊?拒签?老子还不愿意去呢!”结果签证官马上说:“来来来,我这就给你签证,一定要让你看看美国!”

分行的其他部门也有人被拒签的案例,因此,梓涵不知道这次他自己会不会出现意外?

之前,总行仅仅通知了梓涵前往美国大使馆的时间,还有需要携带的文件以及注意事项,而并没有组织安排陪同前往大使馆的人员,更不可能专车接送分行前来办理签证的人,即使你贵为省级分行行长,恐怕也没有总行的人协助办理,只能是分行自己安排人员协助行领导办理签证。因此,一般人员,即使你是一个部门的处长、副处长都需要自己跑手续。

到了大使馆,他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由于是公务护照和公务签证,总行已经提前预约了,所以梓涵顺利地前往签证大厅排队。

这个时候,大厅里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进大厅之前,每一个办理签证的人都拿到了颜色不同的纸卡,梓涵也拿到一张绿色的,但是他不知道这纸卡作何用途。

工作时间一到,一位女士趾高气昂地走进来:“按照每个人手里纸卡的颜色,分别排好队,拿好你们的护照和文件,安静等待,不要大声喧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