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葬海签了不平等条约后,日本人就把东三省当成了自己的地盘,日本居民为上等居民,而中国本土人民却成了下等人民。
但奇怪的是,这大街上却没有多少乞丐,偶尔看见一个,也是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之人。
直到看到一个招聘告示后,李应才自以为了解了没有乞丐的真相。郑葬海签了不平等条约后,日本人开始大力建设各种建筑,当然不是为了给百姓造福。而是为了方便把东北的物资运回到日本。
主就需要大量的建筑物,例如仓库,道路,铁路,船坞,医院甚至皇宫等。但这时的新京全部人口也不过十万有余,除了老弱病残,真正能干活的也没有多少人。
所以鬼子就需要本地人全部干活的同时,还要从外地运过来俘虏。劳工等参加建设工作。
至于为什么把新京设为伪满首都,则是因为这里是东三省的中心位置,离日本港口最近。方便又快速。
李应觉得那伪军劝他离开,是怕他被鬼子抓了劳工。
这个时候的劳工命运其实挺悲惨的。饿死累的的情况时有发生。日本人从来不会把劳工当人。
时常鞭打断食都是常态,如果有劳工想要逃跑,那一宿舍的劳工全都要被枪决。
李应把自己听说的和自己亲见的联想到一起,认为把鬼子想的已经十分恶毒了。但事实证明,让一个善良的人去想象别人的恶毒,那就是一个天方夜谭的事。
所以他才以为那伪军怕他成为劳工,又不好直说,才那样逼他离开。
心里对这个叫赵汉东的人有了一些好感,伪军有很多,也有相当一部份的狗仗人势,欺男霸女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无奈之举。国将不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站出来反抗的。
皇宫附近他是不能去的,那里是不允许有花儿乞丐流浪汉出现,到少白天的时候他不能去。
所以想提前踩点儿的计划胎死腹中。但李应并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早晚都能想到办法混到里边去。
但至少,他现在还得以一个乞丐的身份混在街头,他的通缉令连这里的告示栏里都有。
甚至还有几张与他不太像的画像。李应猜测,应该是白山镇的镇民描述的。鬼子还是通过层层推测将他定为了嫌疑目标。
其实也很简单,几次事件都是在白山镇及附近完成的。找到几个卧山龙的判徒,描述出武功高强,擅长使刀的人是否见过。叛徒自然会描绘出当时李向明的样子。白山镇的人是见过李向明的。也知道他的存在,李向明走了好长时间,自然没有了这次事件的参与时间,那么最大的嫌疑人自然就定成了自己。
再联想到自己一把火烧了小院子,那么鬼子有九成的把握是自己干的。白山镇的镇民与自己见过次数不多。所以描述的时候自然有很大偏差。自己又刻意弄成乞丐的样子。自然是难以认出。
其实就算李应恢复原来的样子,鬼子也不一定能够认出。因为供诉的人也只有个模糊的要概况,除非亲眼看了李应,否则看画像就怎么看就怎么像。
你让一个普通人去描述另一个普通人长什么样子。他只能从体形上说出一二。当你让他说出眼睛样了,嘴唇样子,鼻子样子,你会发现,他自己描述出来的样子他自己都不认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