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方告以从来,初起深愧不如,以师长事之。其后俱还乡里,亲族死亡略尽,遂欲复归原处。临行,以方术授故人之子南伯逢。
初平归淮阴黄石山,改名黄石公。初起归曲阜大庭之堂,思奋技巧,立法传后,务使己之明智,与黄石一般而后已,复投胜路东平村,依智氏托生,以再显于世。
汝等观如此神仙,尚不能自悟,必经指点而始觉,况于微末乎?譬如根荄柔脆之草木,浪性栽移,不及时培养,欲其不萎槁者鲜矣。”
三子再拜受教。计然移舟至岸谓东皋曰:“吾有小友渭子,得浮丘公之术,好饵术,节食养精三百年,着天地人三才之经四十八篇,与我趣向相同,欲度之出世。彼于荷泽垂钓,予以驱摄灵符,藏赤鲤腹中授之,隐于宕山,能制风雨,复授以伯阳九仙法,始能变化。今游于睢水,百年未回。子如至宋,可善视之。”东皋应诺。各自辞去。
孙子归罗浮终老。
皇甫投卫北漳水,贩鬻牛特,改名犊子。
东皋改姓墨名翟,为蔡史馆,号为史墨,后入宋见染素丝者,悲曰:“染于玄则玄,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则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故入不可不慎也。”居年余,国人知其贤,师者甚众。
景公举为大夫,外治经典,内修道术,着书十篇,号墨子,更居年余,叹曰:“世事已可知矣。将委流俗,从赤松子游也。”乃谢遣门人,束装游行,别号污漫,或言姓朱。
闻庐江有支离先生善剑术,从学之。殚千金之赀,支离始传教以屠龙之技。
三年技成而无所用,笑曰:“能屠龙而无龙可屠,技亦何益哉?”
乃弃而东行泗水。有异人曰:“洛诵之孙深得道妙,但吝于教人。”
墨子再拜恳求,洛诵曰:“吾昔闻大道于瞻明师,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皆约而秘密,弗传外道。子先诚正心意,别有上仙来教也。”
墨子告退,结宇于黄石山下,精思致道,复自着书不辍,清夜假寐,似有人以被覆之,如此三夜。墨子振神默伺,有一神人自空而至,乃起而问曰:“君岂山岳之灵乎?抑度世之仙乎?愿且少留,诲我真道。”
神曰:“见子好道,故来相视,未知子欲何求?”
墨子曰:“愿得长生。”
神遂授以朱英丸方、素书道灵教诫、五行变化凡三十五卷,曰:“子有仙缘,质地聪敏,得此一书便成,不必更求,但不可自生异念,有违大道。”
语毕欲行,墨子拜问姓名,神曰:“我成石父也。”
于是,墨子依方修合,奉法施行,皆得效验,复撰集《五行记》五卷,世人指为地仙。
游郑郊,往见列子,已御风出游,问何时返?其家人曰:“旬有五日而后返。”墨子候之归。与语万物性理,井井有条,与语神通变幻,亹(wěi)亹不倦,至问其道德微奥,则惘然失对。
墨子去而之齐,见都市有成石父祠,异之,问市人莫有知者。
一人卖药于祠旁,形容古怪,问之,其人曰:“我泰山崔文子也,又名野子。好服山术,年三百余,恒以医药度人,学于扁鹊。既闻白石山老人,自号成石父,有道德,往求之,教我以黄老之事,同居灊(qián)山下,修合黄老丸散,复挈我至齐都卖药。
时通国大疫,人民死者万计,令我呼于市,言能治此症。长吏告之齐侯,令速施救。师授我以朱幡护之,下系黄老散,以临民间。有染患者,投散于水中,饮之即愈。齐侯方召见,忽弃我去游四岳,齐感其德,故立祠于此。我常往来治疾,寄寓祠中。”
墨子闻言,欲往寻之。文子曰:“比汝到彼,又将他适矣。”
墨子乃入云梦访鬼谷子,执礼相见,鬼谷与之细谈玄理。墨子更问今之最明道者为谁?
鬼谷曰:“周之征藏史老子,道德渊微,为神仙之宗长。但其教化华夷,行踪莫定。鲁之孔仲尼,当世称其圣,盍不往见之。”墨子欣然往鲁。
孔子为中都宰,一岁教化大行。定公问曰:“以子之法治鲁,可乎?”
对曰:“虽天下可也。”乃以为司空,年五十。
弗宰公山弗狃,因阳货为乱。季斯召孔子定其乱。进为大司寇,摄朝政,七日诛乱政大夫少正卯。
齐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子,危齐奈何?”公使使告鲁为好,会于夹谷,欲以兵劫之。孔子请具司马,齐人气沮。
景公归,晏婴请返所侵之田以谢过。鲁筑城于龟阴,名谢城,以彰孔子之功。
国南境来一大鸟,长喙而独足,鼓翼舞于田,野人逐之,飞腾北去。
季斯以问孔子,子曰:“鸟名商羊,居北海滨,所至有淫雨,齐鲁接壤不可不备。”斯豫戒修堤盖屋,三日果大雨如倾。
斯以仲由、冉求为家臣。孔子言于定公曰:“大夫无百雉之城,今三家过制,请损之。乃堕三都。
孔子相鲁大治,齐人益惧。黎鉏请归女乐于鲁,斯与鲁君受之,三日不听政。孔子作龟山操,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及郊祭,膰俎不致于大夫,孔子遂行,由、求弃官从之,至卫之仪邑,封人请见,主于颜浊邹家。灵公致粟六万。居顷,或有谮者,公信之。
孔子适陈过匡,弟子颜刻为御,匡人以为阳货,聚甲围之。
子路奋戟将出斗,孔子止之,安坐鸣琴,诸弟子作歌相和。匡人知误,谢罪而去。
灵公追还,孔子复之卫,主于大夫蘧伯玉家。公夫人南子请见,孔子见之。公与夫人同车而出,使孔子为次乘,孔子耻之,去卫适曹。
是岁,鲁定公卒,明岁子蒋立,孔子去曹适宋。司马桓魋(tuí)欲害之,乃微服而过,遂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东郭门,逢相者姑布子卿。
审视良久,迎谓子贡曰:“是为孔丘欤?得尧之志,舜之目,禹之颈,举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循循固得之,转腰以下四寸,此惟不及四圣者也。污面而不惑,葭喙而不耗,羸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
子贡归以告。孔子欣然曰:“形状未也。而似丧家狗,然哉!丘何敢当乎?”遂适陈。
遇项橐,与论日之远近,孔子诎其辩,谓弟子曰:“吾师也。闻天上有造化神,名黔羸,善知天地之理,殆造化小儿也。”至陈,主于司城贞子家。
五十九岁自陈适蒲,公叔氏以蒲叛,止孔子之行。弟子公良孺贤而勇,与斗甚疾,蒲人惧。孔子出东门适卫,望之于野,见一老人底春披裘,拾遗穗于畦,并歌并进。
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
子贡请行,逆之陇端,叹曰:“先生曾不悔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