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岗位精简,公社集体食堂自主的影响还在持续。
杨厂长还在为精简名额头疼,李副厂长上蹿下跳合纵连横。
一方面岗位精简留下不少空房让不少够标准却没分到房的人看到了希望。
另一方面大量没锅没粮的农民进城投亲,也需要有个立足之地。
张自强的到来好像打开了投亲开关,这两天院里又陆续住进两家活不下去来投奔的穷亲戚。
城镇户口的成年男性一个月22斤口粮,挨饿是肯定的,说饿死也是不可能的。死亡一般是有基础疾病长期营养不良引发的浮肿,继而造成心肾衰竭病死。
农村的条件也有好有坏,好的地方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有六两食物。
差的地方靠2两在苦苦支撑,哪怕二两也能吊着命等待秋收。
还有些连2两都没有的那就真的要被饿死只能出来逃荒或者投亲。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只是相对于急事远水救不了近火。亲戚毕竟是亲戚,平时可能不大来往,真到这种要命时刻,还是会收留穷亲戚的,哪怕心里并不愿意,哪怕摔摔打打,可捏着鼻子也得认。
刘桂英就得面对这个问题。
刘家就她一个孩子,招了个上门女婿梁大山,这上门女婿还真不赖。相貌不错,老实听话,人也聪明,赶上好时机,58年升到6级工。72块的工资养活全家五口日子过的挺不错。
这么多优点的人不应该缺媳妇,做上门女婿自然是家里条件太差,没姑娘愿意嫁。现在烦心事就来了。梁大山的弟弟梁大海带着孩子投奔哥哥。
这时代上门女婿被人看不起,投奔作为上门女婿哥哥的更丢人。
没办法,形势所迫,面子就不那么重要了,梁大海到了扔下一句:实在活不下去,媳妇已经饿死了,就蹲在地上脑袋夹到裤裆里闭口不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你们看着办。
两个孩子希翼的眼神望来,让刘桂英赶人的话堵在嘴里无论如何也倒不出来。
赶走不忍心,可留下来那烦恼更多,口粮再加上救济粮,再托关系去粮店买点实在不行还能去黑市碰碰运气。多花点钱勉强能解决吃的问题。
可住就费劲了。
前院东厢是三间,两家平分一家一间半。家里最小的孩子都十三了,男男女女太不方便。刘桂英就打起了张自强住的那间倒座房的注意。
早在赵二虎拿出房契进门的时候,刘桂英就起了心思,大儿子刘建设18了也没个工作,有个房的话谈对象也好谈些,于是跟其他几家商量,每家花了两块钱去跟阎埠贵买了消息。
消息到手却得知还有其他细则要求,另外弄侨汇券也是个大难题,这东西能买到急缺物资,特别是猪肉和布匹,有券的人家基本不会缺钱,不会卖这东西。
赵二虎演的几出戏算是打了全院的脸,要点面子的人家都不好意思面对他。刘桂英也想上门套近乎缓和关系,又怕他说的太难听让自己成为院里的笑柄。
这次借着这个机会,倒是给了她个借口。
这才下定决心,去敲响赵二虎的房门。
“刘婶,有事吗?”看着屋外面露窘迫的刘桂英,赵二虎也很意外。两家毫无交情,没有过节,平时也从不来往,为什么这时候上门了?
“我看你一个人住,也没个女人收拾屋….”
“刘婶,有事你就直说。”
在赵二虎的印象中,刘桂英是很精明的一个人,强势,脾气大,此刻这番作态相必是所图不小。
想到这里又补充道“我能帮尽量帮,不能帮你也别怪我。”
“还…还真有点事,要不进屋说?”
赵二虎断然拒绝 “我看刘婶这事应该是挺为难的吧?那就别说了,咱们就是普通邻居,举手之劳的事我乐意帮忙,令人为难的事,就别张口了吧。”
助人为乐是好品德,前提是有那能力。院里这么多家,一旦开了口子,人人都当他好说话。有事没事来求帮助,那自己日子还过不过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