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派人巡视两浙水利工程之事,引起了已经在地方上任,枢密副使女婿秦京(原名秦古)的注意。

他现在是沐阳的县令,之所以愿意从京官屈身到此地,除去为老丈人增添些政治资本外,其实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在私德方面的问题。

扰动京城的阿翔案,让他再一次关注起齐巧云,秦京知道,对方在霸州出现后,下一站便一定是京城。

本来以齐巧云一介草民,根本弄不起什么风浪,但关键是她找到了一个大靠山。

曹皇后身边的红人、淮阳路转运使者的小女张可秀。

对此人,秦京有些印象,但又一时想不太清楚,毕竟以前稀里糊涂的"烂桃花"太多了!

他知道借助张可秀的力量,齐巧云一定能找到自己,更因为近期调戏朱盼楠的事,已经让岳父有所耳闻。

为了不再节外生枝,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

回望过去,曾几何时,秦京也是真抱着一举成名后,回老家娶这位痴情女子的念头。

但殿试放榜过后,他才明白,现实中的挑战,才刚开始。

除非能位列一甲前几名或者朝中有重臣撑腰,不然像他这样条件的人,只能慢慢的等吏部报出空缺职位,且多是偏僻地区的县丞、主簿之类的差事。

有个先去商县为官的进士章敦,曾经写信,忠告他们这些尚未入坑的人:千万不要去蛮夷未开化之地为官。

这位进士抱怨,他所在的地方,百姓多不通中原汉语,说的土话和鸟语一般甚难理解。

而且人多得"大脖子"病,靠近他们时,任自己意志坚定,都本能的感觉到食不下咽。

如果只是对生活环境的抱怨,秦京尚可以用不能吃苦来宽慰自己,但这位同科进士又指出了最让他关心的一点:

穷困已久的地方,必然会形成了彪悍的民风,即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

"刁民"常因小事闹到县衙,当差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样的情况下,三年一次的磨磡(考课,宋朝决定升迁的主要依据,有九个等级的考词)很难得到中偏上的考词,从而影响仕途。

普通进士在如此起步条件下,一辈子至死都只能混迹于基层……

这一切绘声绘色的吐槽,无疑加重了秦京的焦虑,他读书就是为了挣钱弄权后光宗耀祖,现在发现金榜题名后,还是会一事无成,不免内心迷茫。

秦京的思想开始动摇,那句半生激励着自己坚持下去的信条,由先帝宋真宗亲自宣扬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被抛诸脑后。

秦京在寺庙礼拜求愿时,与枢密副使邓绾之女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他也很有心机的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然一段时间后,女方托下人送来的蒲扇,邀他到府里共进晚餐。

开始,秦京只是抱着蹭一顿山珍海味的心态,但看到还有十几名进士也在邀请之列,一种危机感扑面而来。

这些人见到邓绾时,都是一副谄媚极致的模样,如此舔脚的行为,连秦京都有点看不下去。

他多少还有点顾及读书人的脸面,不过转念又想到家族里嗷嗷待哺的亲人,一时间进退两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