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拜师,清客们就来了精神,纷纷给贾政推荐名师,这些靠着一些学问和名声给大户做清客的也是有着自己的群体,这个群体也会推出自己的代表人物。

比如当年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名声何来?当然是这些在野的隐士群体推举出来的明星代表。代表人物的明星效应对整个群体都是有着莫大的好处,而代表人物掌握足够的实权之后更会大量的引入自己圈子的人来成为自己的朋党。

记得有人曾经研究过诸葛亮入川之后用人的主要来源,很明显就是诸葛亮他家那一片的隐士群体为主。

怎奈何这帮人层次有限,推荐的人都不能让贾政心动,看着贾政毫不动容的表情,贾钰就耐心的等着,总有人能够想起来自己这位天子门生、正当红的姑父来的。

果然,讨论了一阵子,就有清客建言:“政老,您的妹夫林如海可是探花翰林出身,圣上钦点、天子门生,翰林院天然一体,一荣俱荣,且圣上也不可能容忍有人随意攻击翰林学士。

您若是修书一封给到林大人,这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贾钰心中冷笑,这帮人见识低微,哪里知道此时林如海正以御史钦差的身份在扬州明察暗访,明年就要上任盐道御史,真正的风口浪尖啊!到时候甄家、贾家因为利害关系太大,反倒开始跟着盐商、儒生们一起瓦解林家,吃绝户的念头大约就在明年就会起来吧。

自己成了林如海的弟子,这事情就全都乱了套了,到时候再把林如海跟贾雨村绑在一起,这回让林如海亲手把两江盐道弄个底儿朝天。

甄家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这次也一并给他彻查清楚,该送去十八层地狱的一个不留!

贾政听到妹夫林如海就是脸上一喜,自己妹妹是家里最有才学的,若不是女儿身,恐怕也是个进士的料子。

那时候父亲还在,妹妹在京城地位跟郡主无二,看中了才华横溢、仪表堂堂的林如海,两人成婚也是当年京城轰动的大事。

贾政又想到长子贾珠跟前任祭酒的女儿李纨两口子还在金陵未归,还在备考来年的乡试。毕竟贾珠这位岳父大人是真正的学识渊博,桃李遍天下,在他那里备考自然是相当合适的。

但是岳父毕竟是岳父,再拜岳父为师就不合适了,让贾珠也一并拜了妹夫为师,相信亲家也是支持的,毕竟他老头子已经退隐多年,如今影响力已经有限了,如今能够拜林如海为师,此后有翰林院背景照应,将来科举和仕途才算顺畅。

又想起孙子贾兰还刚刚几个月大,贾政也期待着长子尽快中举,风风光光的回到金陵,自己也好过上含饴弄孙的好日子。

贾政想到这里就拍案说好,他决心两个儿子一起拜师林如海。贾钰却是有些意外,自己压根儿就没关心过这个哥哥,这是个只有名字的人。

曹公笔下此人初次出现就是个死人了,此时还活着?好家伙!这么搞下去,将来两个平行时空还能合并回去吗?

罢了罢了,走到哪里算哪里,干吧!

贾政这边父子和众位清客都商议妥当,就回禀母亲,兹事体大也不敢隐瞒。贾母一听,眼珠子转了好几十圈,这里头的利弊权衡极为复杂。

林家本是孤立,四王八公十二侯尚未接纳林家,儒家也不会真正接纳一个四代列侯子弟,林家处在孤悬的状态,唯有皇帝宠信才能生存。

贾政这个想法要是落实了,贾府就等于真正跟林府深度绑定了,两个孙儿的前途就是贾府的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

贾钰适时补上一句说道:“孙儿读了很多史书,发现儒教每到开国百年左右就会大肆削藩、铲除开国勋贵和皇家支脉,以此夺取天下大利。

如今咱们四王八公十二后一脉,正应当跟皇上钦点建立的翰林院一脉深度结盟才是,否则迟早让儒教一一灭掉。

翰林御史虽然不断参劾勋贵,却只是伤害皮毛,所依据的是皇家的利益和威势,儒教确实要彻底吞吃咱们。”

贾母一听,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老脸笑成一朵花,说道:“你们看看,咱们宝玉就是大有来历的,你们总是不信,只有我这老婆子笃信不疑。

宝玉说得对,御史一脉才多少人,走的是清贵的路线,而儒教那边都是地主士绅,正是咱们王公侯门的死敌。”

贾母想了想,又问贾钰具体该怎么办。

贾钰想着火候总算是到了,说道:“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皇室扶持的翰林御史一脉还要嫁接上勋贵有才有德子弟之上,才能够抗衡天下豪绅支撑的儒教,如此才算是分庭抗礼。”

贾母不住的点头,贾钰又说道:“儒教称颂周,周正是分封制度,这才稳定了八百年。自汉代孝武帝刘彻起,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是效仿上古,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

是以地主豪绅取代分封贵族,更甚者是儒教免税、免徭役这个剧毒特权,正是这种特权腐蚀了历代王朝,从而国家贫弱。

自周以后哪个朝代强盛也不过五六代皇帝,而后不是权臣当道就是宦官当道,从无好事,天下百姓尽皆落入地狱般的处境。

这帮地主豪绅,对上不交税、不出力,对下巧取豪夺、兼并土地,国家还哪里有什么力量?只有分封且实封,众多贵族拱卫圣皇,天下才能够持续的强盛。

贵族与士绅天然对立,贵族与百姓天然共赢,只有百姓大量的富有,贵族才有税收,而豪绅不交税是贵族的死敌。

反之,贵族为了征税而反对豪绅土地兼并,士绅同样视贵族为死敌。二者不可调和。”

贾母听得频频点头,这番言论根本不稀奇,贾代善活着的时候,常常就跟贾母念叨这个。哪个朝代开国的时候都是这番言论,如今的皇朝太祖分封的各大王爷还在、那么多个异姓王还在,正是如此原因。

太祖也好,当今太上也好,任何皇帝也好肯定都希望自己是天下唯一主人,不希望那么多裂土封侯贵族的存在。

但是为什么太祖、太上都如此做呢?因为前朝大宋实在是崩溃的太惨烈了,因为大宋的崩溃带来的辽、金、元蒙肆虐中原大地,给大家带来的痛苦实在是太深重了

所以开国太祖才会强烈的支持佛道两教制衡儒教,所以太上才会近乎以佛教为国教,只是太上已经老去了,佛教的抗鼎人物,国师道衍和尚,更是年龄非常大了。

道教更是式微不堪,跟元蒙同流合污成了国教,虽然遭到后续元帝的打压,仍旧抹不去这段历史。仇恨元蒙者众多,道教也跟着被仇恨。

道教从出生起就先天不足,汉代张道陵创立道教不久后,正遭遇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结果道教从教义教条等全部都没有完善的发展起来。

道教根源于道家,却又引入了过于驳杂的其他东西,造成道教的根本教义混乱不堪。道教没有统一的圣人,分支众多而教义不统一,虽然都自称是道教,然而教义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从根本上说,儒教最提防的还是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的道家学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