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敏感词一出,朱元璋顿时竖起了耳朵。
只听梁丰继续说道:“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在都城开封经营十六年,势力极大,根基深厚,威胁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皇权。
赵匡胤选择迁都洛阳,重新分配权力,迅速瓦解赵光义一派。
赵光义直接在迁都之前,发动烛影斧声这一技能,干掉了赵匡胤。
由此可见朱高煦迁都之前留在旧都的行为是非常敏感的,朱棣很可能联想到了这件事。”
博学多才、熟读史书的朱标很赞同的点点头,“确实如此,宋太宗赵光义选择这么不体面的手段,很可能就是狗急跳墙,急于在迁都前即位。”
梁丰:“史书记载朱棣听完杨士奇的话后默然不语,随后起身还宫。
没过几天,朱棣就下旨削掉朱高煦的两个护卫营。
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不再理睬朱高煦的耍赖,强行将他封到了山东乐安(如今的山东广饶)。
至此,牵连甚广、遗祸无穷的夺嫡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朱元璋忍不住怒怼朱棣:“牵连甚广!遗祸无穷!
老四,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朱标怕朱元璋气坏了,连忙劝说,“爹,您别生气了,这也不能全怪老四,只能说权力动人心,高煦侄儿没控制住。”
朱棣也是诚心诚意的低头认错,“爹,我错了。”
听到朱高煦这么多不法行为,朱棣颇觉一片真心喂了狗,自己的确是做错了。
朱元璋深深叹息,不是他想骂朱棣,实在是忍不住啊。
老辣如他已经预料到朱高煦决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子孙相残的悲剧迟早都会演。
虽然朱元璋对这个孙子没什么感情,但他还是会心痛。
经历过太多颠沛流离的老朱是最重视家庭和亲情的特殊帝王了,跟那种一日杀三子的货色完全不一样。
(唐玄宗李隆基骂骂咧咧的走了。)
梁丰继续说道:“永乐二十二年年初,东蒙古的阿鲁台再次进犯边关,沿路烧杀抢掠,侵扰大同、开平等地。
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为了国家安宁,为了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已经64岁的朱棣还是选择第五次亲征。
六月,朱棣率领大军到达原本阿鲁台所在之地,可惜精明的阿鲁台早已离开此地,逃之夭夭了。
这次出征,朱棣不仅没有找到阿鲁台的下落,还病倒了。
当时军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大将张辅想领取一个月的粮草,独自带领军队去找阿鲁台的踪迹。
跟随朱棣亲征的文臣杨荣则认为军中粮草不足以长期消耗,如今主帅朱棣身体不好,大军在外实在风险太高,应该尽早班师。
面对他们的争论,病重的朱棣做出了理智的选择:班师回家。
谁料朱棣的身体已经支撑不到回家了,大军到达榆木川时,为国征战一辈子的朱棣突然在军营中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朱元璋眉头一皱,“樉儿是被毒杀的不算,棡儿四十一就病死了。你们这些龟儿一个个怎么回事?
怎么都没有咱活得久?”
提到这个话题,朱标怕老父亲伤心,连忙温言劝说:“汉时太宗孝文皇帝有言,‘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