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要匹配的,如果因为思想过于先进导致脱节就不好了,所以怎么做她两眼一抹黑。但是如果能在公元前就引入理论并且成功的话,好处不可限量,21世纪的时候,科技得发达到什么地步啊。

卫昭想了许久,还是觉得可以试一下,因为眼前机会很难得。如果让她穿越到明清什么的时候,儒家思想、三纲五常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了,她也就不挣扎了,因为那个时候她也改变不了什么。而她恰恰穿越到汉初。

汉初,刘氏用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修生养息,恢复秦朝末年生产力受到的破坏,而未来不久,刘彻登基,出于多种原因想要推崇儒家思想,而建元年间,太皇太后窦氏为代表的崇尚黄老思想的势力极力反对,阻挠了汉武帝的建元初政,汉武帝被迫韬光养晦,沉迷微行和狩猎,直至太皇太后死后,才重新得到权利。

以历史上汉武帝的作为推测到的他的性格来分析,未来的几年汉武帝受挫后应该是极度不甘和憋屈的,这道儒之争,背后是权力的角逐,很遗憾,太皇太后死之前汉武帝都没有赢。这对汉武帝来说不算什么好机会,但是对自己来说反而是浑水摸鱼的千古良机。

做人要灵活一点,天下的道理殊途同归嘛,老子、孔子逝去多年,这些后人能在他们的思想里夹带自己的私货,自己也可以嘛。

想到这里,卫昭在纸上写下了矛盾、实践、发展、联系、质量等词语,然后凝视着纸张,久久不语。

说好送郑青去学习也没有那么容易,这年头请老师不是很轻松,好在卫昭自己就是搞文化产业的,就是卖纸的,用低价供纸的方式,跟附近的一家私学达成了协议,把弟弟送去学习。她也不好万事都去求韩嫣,韩嫣作为韩王信的曾孙,出身高贵,如果找他介绍,肯定是一堆贵族,自己让这个社恐弟弟去学习是让他交朋友提升自信的,不是让他去被欺负的,这个年代估计霸凌会很严重。

虽说古代人脉很重要,但是那是以后的事,而且汉武帝也算是帝王中的奇葩了,大肆提拔出身低贱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个好皇帝了。

还有武的事,卫昭开始愁了起来。这年头最有前途的兵种肯定是骑兵,骑马是必须要学的,自己是个女人也就罢了,弟弟要去哪里学骑马呢?这长安城里可没有骑马的地方,不过也没关系,汉武帝登基之后很快就被祖母窦太后镇压,被迫沉迷狩猎和微型,如果这时候能把弟弟送进羽林军,那可太有前途了。

不用急,不用急,卫昭安慰自己,先把身体养好,弟弟现在看着实在是营养不良。

两个月后,汉景帝刘启驾崩,天下缟素,太子刘彻登基,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王氏为太后,立太子妃陈氏为皇后。

卫昭的店也正常经营,在长安也越来越有名气,月收入尚可,倒是能存点小钱。平阳公主没有为难卫昭,收下她的赔礼后,除了她母亲和姐姐的奴籍,安排归家。卫昭给家里回信,问家里要不要搬到长安来,被长兄卫长子拒绝了,兄长在信里直言,家里人没见过世面,去了长安也只会给妹妹丢脸,不如在老家不给妹妹添麻烦,正巧他最近按照妹妹的说法,选取优良的作物进一步培养,控制水分和光照,似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正是要进一步巩固成果的时候。

母亲刚脱离公主府,也愿意在家里面跟儿子过享受清闲,暂时也没有来长安的计划,大姐似乎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觉得跟着母亲和哥哥生活很不错。唯一想出来见世面的是二姐,她一直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只是刚刚产下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被母亲勒令留在老家带孩子,只得也留在家里。

不过现在整个家里卫昭社会地位是最高的,于是就来信问卫昭应该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卫昭也不知道古人应该叫什么,只是发现,她接触的有身份地位的人名字一般都是2个字的,于是想了想,便给体弱多病的小外甥取名卫安,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地长大。

陛下驾崩,整个长安的娱乐活动都停了,卫昭越发低调,巧私学停课,她便窝在家里教弟弟数学,从阿拉伯数字开始,到加减乘除,郑青是个刻苦的孩子,卫昭觉得很是欣慰。

当然,大腿的关系也要维护好,只是最近基本上见不到理想合伙人“韩嫣”了,偶尔能见到韩小公子,韩小公子就不着调太多了,但是对自己的事业是挺支持的,基本上要啥给啥,人和钱都不吝啬。卫昭虽然觉得有点遗憾,毕竟现代人都知道,想要提拔地快,都靠在老板面前刷脸,自己见不到老板,虽然过的舒服了点,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自己的升职啊。

不过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毕竟,自己也不能控制老板的行踪,而且,卫昭也觉得,自己的大腿也太单一了,是时候多找几个大腿了。只是,汉武帝是个集权的皇帝,自己不能站到他的对立面,被记上一笔就不好了,所以挑选大腿要警惕,最好都是铁杆的帝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