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队上出工的人早早的来到了田垄间,除草的除草,放水的放水。
然而,大多数人几乎都是磨洋工。
毕竟当下的农村,全国大多数地区还在施行集体工分制度。
而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包干到户,目前还只在少数地方施行。
原因嘛!也很简单!国家并未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这种承包制度。
大多数地方都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几乎都在观望当中。
有些地方纯粹是因为太过偏僻,根本就不知道1978年发生在徽省小岗村的事。
当然,更多的地方是没有“带头人”,谁也不想当这个“领头羊”。
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有魄力的人领着大伙包干到户。
生产队长郑国锋倒是想带着大家施行包干到户,可他又有点犹豫。
毕竟他是“过来人”,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他根本承担不起。
但他也明白,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大家还会这般穷下去。
所以,当贺卫国找到他想办队办工厂时,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
之后,他又相继说服了队上的妇女主任与会计。
最后他才来到了公社,打算找个靠谱的人问问。
…………
早上九点,公社大院。
书记廖国安正在撰写着一份材料。
明天,县里要召开关于“农村诸多问题改革研讨会”,他想在这个改革会上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他看来,农村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必须要改,否则,农民都吃不饱饭了,又如何谈实现社会主义。
而就在他认真撰写材料之时,忽然听得门口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
他不由抬头看了一眼门口,随即道:“请进!”
话落,一道身影走了进来。
只见来人挽着裤腿,穿着背心,戴着一顶草帽。
正是生产队长郑国锋。
“廖书记,忙着呢?”
郑国锋一脸笑意,他将头上的草帽取了下来,随即走到了书记廖国安的面前。
“是老郑呀!你这……找我有事?”一见是郑国锋,廖国安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钢笔。
他自然是认识郑国锋的。
事实上,廖国安虽然空降红星公社担任公社书记的时间不长,但却已经跑遍了公社所有的生产队。
而且他还认识公社下边每一个生产队的队长,甚至与他们曾经多次深入交流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