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条件好的吓死人,这是心动了啊!
同一时间。
与南锣鼓巷95号这边差不多隔了三四条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
都已经这个点了,姚姨刚从老于家离开。
老于家的灯火亮着呢。
于父正在抽烟,于母则是在收拾桌子上的茶杯等等。
于母嘴里还有些不岔的嘀咕了两句:“都说姚芳是附近十条八条胡同最好的媒婆,这也不太行啊!”
姚芳的回复是:那个叫曹卫国的小伙子就是没看上于莉。
虽然姚芳说的委婉。
这让于父很郁闷,让于母有些生气。
于莉今年已经21岁了,年纪不小,也该出嫁了。
更重要的是,于莉初中文凭,家里没啥关系,不好找工作,一直在家里蹲吃蹲喝,这是老于家巨大的负担。
还不如老二海棠。
这不,海棠刚辍学,就已经凭借着高中学历和能说会道,考核成功、被录取成为轧钢厂的实习广播员。
于莉虽然手脚麻利,在家里干活、做饭、收拾屋子都是一把好手。
可到底是吃闲饭的啊!
老于家并不富裕,应该说,非常贫穷。
于父于母都没有正式工作,一直靠着临时工赚钱,收入很低。
好在一家子都是四九城的城市户口,有定量,不至于去鸽子市买高价粮吃,否则的话,老于家早饿死人了。
这不,老于家整个1960年,只吃过一顿肉。
那一顿肉,还是买的肥肉回来炼油的。
剩下的油渣用来和韭菜馅混合包饺子。
这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食用油定量只有2两。
这点油,怎么省都不够用,肥肉炼油是一种补充。
哦,对了,这个年代的肥肉,可比瘦肉金贵多了。
每次有机会买点肉,人人都恨不得全要肥肉。
排骨啊、瘦肉啊降价都没人买。
因为家里的条件实在是差,于莉如果能嫁人了,少一个人吃饭。
顺便,还能有点彩礼什么的,老于家的日子可以好过太多。
于莉长得漂亮,倒也有不少媒婆来给说媒。
可媒婆们介绍的对象,要么是条件很差。
要么是,对方条件不错,却嫌弃于莉没有工作。
荒年啊!
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着生存压力。
养自己都艰难了,再养于莉这么一张嘴,谁愿意?
而被姚芳吹上天的这个名为曹卫国的19岁小伙子,于父于母可满意了。
据说,180多一点的大个,长得还好,已经没有父母,更是轧钢厂的采购员,以后说不定能当领导。
虽说,这个年代找对象,如果对方家里的老人不在了,某种意义上是缺点。
可考虑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勉强也算优点。
更让于父于母满意的是,姚芳说,这个曹卫国继承了他爸老曹的遗产。
按照姚芳的估测,这个曹卫国手里有2000元左右的巨款。
哦,对了,家里还有三间房子和一辆刚买的新的自行车。
条件好的吓死人!
于父于母晚上吃饭都不香,端着碗站在门口,焦急紧张的等待着姚芳过来传消息呢。
结果,等来的是坏消息。
期望有多大、失望有多大。
“哎!”于父一根烟抽完,叹了口气。
“爸,妈,那曹卫国看不上我就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他呢!”
“姚姨给他吹的天乱坠,谁知道真的假的?”
“还180多大个?整个轧钢厂长得最俊的?刚了将近三百元,买了一辆二八大杠?谁信?以为说书呢?”
………
一旁,于莉开口了。
一张俏丽小巧的狐狸脸有点燥,美眸里是气性,语气酸酸的。
于莉这一说,不远处的于海棠忍不住了,接话道:“卫国哥本来就180多的大个,本来就长得俊,还有他新买的自行车可好看了。”
此话一出,瞬间,于父于母于莉三人,猛地转头。
眼神灼灼的看向于海棠。
于母惊疑不定:“海棠,你……你认识那曹卫国?”
“他和雨水一个院的,我当然认识了。”
“妈,姚姨都说的不够仔细,我卫国哥比她说的还好许多。”
“我卫国哥说话好听,有知识,懂得可多了,还特别的善良。”
“他们院的那个秦淮茹家农村的亲戚活不下去了,来秦淮茹家借粮。”
“秦淮茹婆婆将人撵走了。”
“卫国哥呢,就主动借给那几个农村人粮食,出手就是50斤棒子面,临走的时候,还硬是塞给人家好几两的水果。”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