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华来到表妹山妹的房间,果然见床头挂着一个细麻布袋子,走近了,便能闻到一阵阵清香。
舜华雀跃起来,她想到办法,处理那些筛出来的花了。
大舅的大女儿山妹,已经十二岁,懂得爱美了,小丫头还真会想办法,也给舜华提供了灵感。
此时已是下午酉初,舜华没有看到表妹和两位舅母回来做饭,便跑去问陈大舅。
陈大舅刚搬完茉莉花,闻言,嘴角浮起一抹神秘的笑容:“走,大姐儿,大舅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舜华跟着大舅,回到村子里的老屋,却见两位舅母、表妹山妹和陈阿公,正在把一块大石头,压到一根木杆上。
陈大舅和舜华连忙上去帮忙,好不容易才放好石头。
舜华见那个杠杆压着的模具,惊喜的问:“阿公?成了?”
陈阿公点点头,吩咐两个儿媳妇:“好了,你们回去做饭吧。”
带着舜华到院子里坐下,对陈大舅说:“去拿几块砖来。”
陈大舅连忙跑进一个房间,用一个托盘,托出了三个方方正正的茶砖。
舜华惊喜地拿起一块茶砖,翻来覆去地仔细观看,外观跟后世的砖茶,也没啥区别。
“味道怎么样?”舜华问。
陈大舅已经搬来了一个红泥小火炉,坐上一壶山泉水。
一边等水烧开,一边说:“这个堆放过的茶叶,单是茶汤的颜色,就跟炒青茶完全不同,大姐儿,这个颜色的茶汤,谁会喝呀?”
等到水开,舜华亲自泡茶,边泡边对大舅和阿公说:“这种堆放过的茶,叫发酵茶,堆放的过程,就是发酵的过程。
这种茶的特点,就是茶汤浓厚,入口顺滑,耐泡。
好的茶,冲泡五六次,茶汤的颜色都不会变。”
“这种茶,原来是这样冲泡的啊?”陈大舅惊异的看着舜华的操作,品尝着舜华泡出来的茶汤,感叹道。
“大舅是怎么泡的?”
“我们都是用沏清茶的方式来泡的,茶汤的味道果然没有大姐儿冲泡的好。”陈大舅笑着说,“说出去要丢人了,咱们种茶的、制茶的,还没有一个喝茶的会泡茶。”
“大舅,您这话说对了,真正喝茶的人,讲究得很:不同的茶叶,连水滚的程度都很讲究。
冲泡的时间,喝茶的器具,更是有讲究的。
那他们那里,喝茶已经不止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层面了。”
舜华说:“咱们且不管他,只管制出好茶就行。”
陈大舅说:“大姐儿,这茶比炒青茶,好在哪里?”
舜华捧起一块茶砖,用手掂了掂,陈阿公在旁边说:“一块砖三斤重。”
“大舅想想,三斤茶叶,是多大一堆?把它变成这一块小小的茶砖。是不是更容易堆放和运输?”
陈阿公在旁边教训儿子的:“大姐儿说了,这种茶,要卖到那啥佛朗机去,所以要做成这样的茶砖。”
陈大舅点点头表示明白。
舜华却来了兴趣:“大舅,你家不是有带崽的母山羊吗?你给弄一碗羊奶来,舜华教你们,佛朗机人是怎么喝茶的。”
陈大舅也很好奇:“你等着,大舅这就去给你弄来。”兴冲冲的去弄羊奶去了。
陈阿公领着舜华,去到刚才那间仓库,献宝似的对舜华说:“大姐儿,你看,阿公已经做了这么多茶砖。”
舜华数了数,一排竹子搭的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做好的茶砖,有一百多个,三百多斤了。
“主要是,只有你两个舅母和山妹采茶,叶子采得少。”陈阿公解释道。
“阿公,不愧是贡品茶师傅,这又是一项重大发明啊。这些茶砖,孙女儿这次就带走,送到南洋,定能卖个好价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