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公想着自己在老宅里,辛辛苦苦研制出的茶砖,就下定决心,要把陈小元这个祸害赶出陈家村。

他兄弟这样吃里扒外,背叛师门,陈大元也无话可说,只好奉师傅的命令,把陈小元送回家。

技术已经泄露,陈阿公已经没有兴趣,再去问他,到底把技术卖给谁了。

他只想着,如何保住手里这块茶砖的技术。

到九月底,舜华已经往上海仓库,运送了三千斤黄豆,两千五百斤茶叶,周掌柜从南洋接回来的瓷器订单,也如数运到上海仓。

从陈阿公那里,拉回来的一百多个块茶砖,她要亲自带到上海,以免半道上出什么差错。

临行前, 她跟袁鸿泰做了一次长谈。

主题就是“低调”。

如今的长江装卸,泊位遍布大江上下,鄱阳湖周边。

有很多抄袭长江装卸公司的货架,出现各地的码头上。

大明的工匠,虽然不懂其中的科学道理,但架不住他们手巧啊,吊架和手推车,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他们下点功夫,就能做出来。

对这些抄袭者,舜华持放任的态度。正因为有了他们,长江装卸才会低调的潜入水下,闷声发财。

袁鸿泰觉得,这些抄袭者,损失了公司的利润,他觉得是自己的管理水平不够,心里十分愧疚。

舜华劝他道:“幺叔,天下的财富,天下人赚,不是哪一个人能赚得完的。

你算一算,目前的装卸公司,“良”字辈的搬运工就达到了两万多人。

朝廷要是知道,一个小小的装卸公司,就拥有这样一支队伍,乾清宫的皇帝都要睡不着觉了。

幸好这些人分散在各个码头,并不起眼。公司的核心数据,也只有幺叔和我知道。

所以咱们目前要做的,就是低调。

那些的抄袭者的出现,这是好事。正如一片庄稼地里,如果只长了一株苗,大家的目光,都会日夜关注它了。

但是,如果庄稼地里长了无数株苗,谁还会去专门关注其中一株苗?

长江装卸正好借这些抄袭者,像地里的庄稼一样,潜伏下来,不要被人注意。”

她这样一说,袁鸿泰觉得很有道理,心里豁然开朗,不再纠结生意被人抢走。

舜华又说:“想想咱们的初心,只是想帮四爷爷解决困难。

现在发展到这一步,也是上天对咱们的恩赐。”

袁鸿泰悚然而惊,是啊,他怎么忘记了,最初做这个吊架的初心。

也是这几年生意太顺,公司的发展一直顺风顺水,让他有种无所不能的感觉。

“华姐儿,你说的对,咱们派出去的那一批管理者,刚开始发挥作用,幺叔听你的,这几年,就踏踏实实地打理好目前的生意。”

“幺叔这样想就对了,还有那个卡板,更容易被人学去。

我估计,咱们的卡板作坊,接下来的生意,就会走下坡路了。

幺叔也不必着急,凡事盛极而衰,卡板生意也是这样,能维持就行了。

这门生意不行了,咱们就换一门。”

袁鸿泰眼睛发亮:“华姐儿,有什么新的生意?”

“舜华正式来同幺叔商量,舜华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转做海贸。

此去南京,舜华会倡议,成立一个南洋公司,幺叔要是有兴趣,可以投资。

但是,舜华要事先说好,海贸呢,利润高,风险也高。

派出去的商船,要是能回来,就是五倍十倍的利润。

商船要是折损在海上,那就是血本无归。

幺叔要考虑清楚,再跟大爷爷和婶子商量一下。

舜华后天早上出发,到时候幺叔给个准信。”

送舜华离开,袁鸿泰急急忙忙地从作坊里回家,找袁族长商量这个重大的投资项目。

袁族长现在是越活越年轻,连拐杖都不用了,精神好得很。

凤凰书院越来越出名,周围府县,来学算学的人,络绎不绝。

村里好多人家,都把房子租给各地来的学子,又得一笔收入。

文举人已经跟袁族长商量,准备扩建凤凰山书院,要把书院搬到村外的凤凰山脚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凤凰书院。

村里的族老会已经通过,因为凤凰书院建好后,他们都会得到一个理事的身份,与袁族长一起,参与凤凰书院的管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