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小院是莫有疾的个人产权,院内建筑一横两竖三排小房,中间这排小房既为正房,是莫有疾的住处,西厢房住着陶金夫妇。

陶金是单干户,也就是后来的个体户,在DD市场有个小篷车,靠精湛的修表技术养家糊口。

陶金媳妇却无工作,与四合院的大妈一样,在家洗洗刷刷。

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在京城手表厂工作,去年秋季结婚,两口子给儿子腾房子,自己却没地方居住。

两家是老邻居,关系处得不错。

莫有疾看着陶金长大,知道两口子都是朴实善良的人,就让他俩搬到这座小院的西厢房住下,还不收房租。

陶金两口子感恩戴德,尽心尽力地照顾他。

而莫有疾也不让两口子吃亏,经常出资购买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会掌握这个度,两家处成了一家人。

两人站在院外,莫有疾简要介绍一番,随后带着周知远进院,见一中年妇女急忙走出西厢房,对莫有疾说道:“莫叔回来了,厅里的炉子已经生上火了。”

莫有疾回道:“辛苦你了,知远、这是你陶婶,小陶媳妇、这是我的忘年交周知远。”

他对淘金媳妇的称呼比较传统,称周知远为忘年交却是抬高他的地位。

周知远躬身行礼、叫声“陶婶”。

陶金媳妇却急忙还礼、称他一声“周先生”。

听到这个称呼周知远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莫有疾在陶金夫妻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连带提高了他的地位。

他觉得不妥,却不知莫有疾的态度,转眼看向莫有疾,听他说道:“小陶媳妇、叫他知远就行,称先生就生分了。”

说完这话莫有疾往正房走去,周知远随之走进房门,见这座正房的格局非常传统,东西两屋之间就是厅堂,十五平左右的面积,一张八仙桌、四张木椅落在中央,正面墙上贴着一张伟人像。

八仙桌上摆放一个茶盘,一把茶壶的周围扣着四个茶盏。

靠门一侧安放一个铁炉子,一股热流冲散了室内的寒气。

莫有疾走进这间厅堂即直奔西屋,周知远迟疑一下,见他招手,跟着走进屋去。

这间屋子白天也拉着窗帘,室内光线昏暗,北墙摆放一张供桌,正中立着莫有疾父母的牌位,两侧立着老伴和儿子的照片,牌位前摆着两盘糕饼。

东墙则立着一个长两米有余的木架,布帘挡在木架下方,木架上放着四个大箱子。

屋里的环境非常干净,陶婶应该经常打扫。

进到屋里,莫有疾跪在桌前的蒲团上给父母牌位磕了三个头,再仔细看看两张照片,撩起桌布钻到桌子底下。

见他如此行径周知远也不诧异,缓步走上前来,站在桌前分别给两个牌位、两张照片鞠了三躬。

直起身仔细看看这张年轻人的黑白照片,这张长脸很像莫有疾,一双眼眸好似纯净的潭水。

正在端详中,听供桌下面传来动静,周知远向后退去,垂下眼帘看着爬出来的莫有疾。

随后见莫有疾起身往外走去,周知远再向供桌方向鞠一躬,缓缓退出屋去带上房门,见陶婶拿着暖壶进来,给八仙桌上的茶壶沏上茶。

陶婶出去,莫有疾抖抖衣服坐在木椅上,抬头看看周知远,招招手让他坐下。

周知远落座,看一眼桌上的长方形包裹,这是莫有疾从桌下取出的东西。

这时听莫有疾说道:“打开它。”

周知远看看莫有疾,见他一脸肯定,伸手打开这个包裹,拆开油纸包装看见三本书。

这三本书的书脊穿钉了线绳,淡黄色的书面上写着两个繁体大字,“古究。”

耳边传来莫有疾的声音,“翻开看看吧。”

周知远拿起一本翻开,见几行繁体字写着一段内容,“金石者,古之遗文、铸之为器、流传至今之物也,甲骨、碑刻、简牍、铜器、钱币、陶器、古之乐器......”

看过一篇再翻一页,连看三页后轻轻合上书页,抬头看向莫有疾,见这张满是白须的脸上露出欣然地笑容,听他问道:“感兴趣?”

然后沉声说道:“当年小迟奔赴战场,我在家详细整理这些年的所学,结合多年的鉴定经验写了三本书,命名‘古究’,蕴含研究之意,想等小迟回来交给他......”

他想得长远,古董字画的鉴定是门高深的技术,不论是混口饭吃还是以之获取财富都可。

莫有疾沉声叙述一番,再缓缓说道:“这三本记述对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用,但对某些人来说却是秘笈,你要保密。”

周知远起身躬身一礼,坐下后轻声问道:“昨天刚刚认识,您就将这么贵重的研究心得送给我,是否合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