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距离都江堰并不远,当朱由检他们前往都江堰的路上,成都周围的很多村庄都已经重新分配了,就像是朱由检所安排的那样,整个村不仅仅只是耕地进行了重新分配,行政区也进行了重新的划分。
不过行政区只是需要微调就可以了,毕竟几千年下来,各个村庄的行政区划分其实已经非常的完善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巴蜀之地人口并不算是特别多。
行走在官道上,朱由检他们路过田地的时候,不少百姓已经开始整理田地了,能看的出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甚至在修理田垄的时候你都能感觉到他们的认真。
而在看到朱由检他们,尤其是看到队伍里面专属于建明军的旗帜之后,不少百姓都纷纷隔着老远给朱由检他们弯腰行礼。
朱由检没有去打扰他们,有些东西只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行,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今年一年下来,这些百姓就知道什么人对他们好了。
抵达都江堰并没有花费太久的时间,都江堰本来并不算是特别大,这里的人口也并不算是特别多,但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都江堰的人口至少增加了数倍。
原因就是朱由检从各地迁徙而来的这些工匠了,这里光是工匠就有五万人,而且这里面还不算工匠的家属,其中大概有接近四万的工匠是拖家带口一起迁徙而来。
光是工匠和家属就有二十多万人。
除此之外,像是朱由检询问过的那几户医家基本都可以不作数,毕竟他们的人口并不多。
另外就是这里驻扎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以及大约五千人的原本城卫军,不过现在这五千城卫军也被训练了起来。
都江堰,明朝称之为灌县,都江一词称呼有记载来自于唐朝,旁边的岷江因为当地少数民族聚集较多,各种口音较多,有人称之为都江。
而在唐朝时期都江也被第一次记录在案,但当时当地人称呼都江的数量并不多,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明朝时期,都江的称呼倒是多了起来,而这里以在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水利设施而闻名中外。
数千年的时间里面,这个古老的水利工程一直都稳定持续的发挥着他的作用。
虽然朱由检一直都称呼这里叫都江堰,但其他人也都知道是什么地方。
灌县人口本身大约有二十万人,因为这里自古就有的水利工程,让这里的非常适合种田,所以人口自古以来在四川算是人口大县。
而在大明时期这个人口数量就更多了,不过这里面大约有六七万的山民是居住在周围的大山里面的。
而现如今灌县的县城之外,还聚集了大约十万左右的流民,这些流民也是朱由检让人提前引导而来的。
所以算一算,现在整个灌县的人口总数大约有六十多万人之多。
而其中至少有接近四十万集中在灌县的县城附近,包括二十万工匠和工匠的家人,十万流民,一万军人,还有原本三四万县城居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