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闲和一群老头开始改造大熕船。

大熕船长约100米,宽约 5.3 米,高约 24 米,吃水约 4 米,船身用铁叶包裹,能容 500 士兵。

“宋院长,王所长,蒯所长,我们能把蒸汽机弄到船上来吗?”

“我们讨论一下。”宋应星答道,三人拱拱手跑到船舱里观察了起来。

“二位毕大人,你们看看能安排多少门子母炮。”

“行,我们去看看。”

不一会儿,毕懋康说道:

“王爷,老臣看了一下,可以安置26门子母炮。前面6门,后面2门,两侧各9门。”

“好,安排工匠,把子母炮都安装上去,前后8门,都加上个转盘,至少要能转动180度。”

“行!老臣这就去安排!”毕懋康应了一声下去安排。

这时宋应星三人也走了过来。

“王爷,我们三人讨论了一下。目前最快的方式是在船的两侧加上两个钢制明轮,用一台双缸蒸汽机来带动。”宋应星说道。

“明轮蒸汽船!可以。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徐闲问道。

“我们日夜赶工,10天应该能好。”王徵说道。

“那行吧,你们尽量加快速度。”

“是!”众人很快都忙碌起来。

徐闲也利用这十天的时间,让王铁柱挑选出水性较好的两个团,进行实弹操练。而他自己也抽出时间多陪陪张嫣。

本来是想和张嫣去见证历史的,可是她刚有孩子,不宜走动,只能让她在家安胎,让方正化留下来保护她。

“嫣儿,不好意思。这次只能让你在家休息了。”徐闲说道。

“夫君,不要紧的。你去打天下!臣妾帮您守着家,守着我们的孩子,等您凯旋归来。”张嫣尽量地表现出一副勇敢的样子。

徐闲躺下抱了抱张嫣,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肚子,吸着她发间散发出来的香气。对她轻轻说道:“为了你和孩子,我一定尽快打完,凯旋归来!”

张嫣握住了徐闲的手掌,身体往后蹭了蹭,说道:“嗯,我相信夫君能做到。我在家里等您回来!”

“好。”……

十天的时间转瞬而过。当徐闲来到码头时,装着两对钢制明轮的大熕船已经在灵江里跑起来了。

“看来是成功了。”徐闲喃喃自语道。

宋应星看到徐闲来了,便走近说道:

“王爷,幸不辱命。蒸汽明轮已经安转好了,还保留了原来大部分的风帆。我们测试了一天,目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辛苦了,所有参与的人,全部发奖金,你帮忙统计一下,尽快发下去。”徐闲说道。

“是!”宋应星应了一声。

“现在上面是谁在开?航速有多快?”

“上面是王徵王大人在开。航速大约20节。”

“很好!已经算不错了!”徐闲看着大熕船说道。

“王爷,这是我们的第一艘蒸汽船。要不,您给起个名字?”宋应星答道。

徐闲想了想,确实需要起名,第一艘明轮蒸汽船值得纪念。

“那就叫‘鸿鹄’号吧!代表大明走向大海的鸿鹄之志。”

“是,‘鸿鹄’好啊!我这叫人把船名刷上去。”宋应星说道。

很快。两个红底黑色的油漆大字“鸿鹄”就出现在明轮蒸汽大熕船的船头两侧。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艘明轮蒸汽船就这样华丽的诞生了,船号“鸿鹄”!

“接下来这样安排。王徵随船出发,记录相关数据,你们留守大本营继续研发蒸汽机的应用,尽快让蒸汽机运用到各行业当中。”

徐闲对着身旁的宋应星说道。

“是!”

宋应星应了一声。

崇祯九年五月十五日,天气晴。

徐闲率领王铁柱、王徵、孙承宗等人及两个团的兵力,一起站在海边地校场上。

对,74岁的孙承宗也跑到徐闲那里求着要参加,他说他要亲眼看到台湾的回归。

徐闲没办法只得同意,同时让李自成他们也上船充当孙承宗的护卫,顺便进行现场作战教学。

二毕也想一起去。一个老头,徐闲都头大了;三个老头,徐闲真心要不起。主要是岁数都太大了,海里风大浪大,怕发生意外。

最后好说歹说,在付出了一份后装步枪(1859夏普斯步枪)设计图后,他们两人才满意的离开。

徐闲现在校场的高台上,举起扩音器对着所有的士兵说道: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严正地向全世界宣告:台湾是大明的领土,大明军人一定要解放台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