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各路人马都陆陆续续回到了望州,尤其西北榷市给柳翀带回来一个大惊喜——他们足足带回来一千多匹马和几千张羊皮、一千多石的羊毛。

柳翀大喜过望,一问才知道,原来西北今冬大寒,粮食又不足,许多牧民不得不忍痛卖掉、杀掉蓄养的牲口换些过冬的物资,所以不光是平原商号,朝廷也借机买了不少马,奋武军更是拿出了部分军粮换成了战马。等西夏王反应过来,禁止牧民再出售马匹的时候已经晚了,奋武军已经将榷市附近能收的马收个差不多了。

兴州榷市那边这次倒没有带回来多少东西,主要是他们采购的粮食都被奋武军截了胡,赵愚一封信就让柳明诚将所有的粮食都让了出来全部运去了西北,因此除了几百箱铁钱以外,他们带回来的就只有赵愚的一张欠条了。

拿着赵愚的欠条,柳翀哭笑不得,好像这笔账还能要得回来似的!谁敢去要?是他还是柳明诚?也是奇了怪了,柳明诚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赵愚,也不知他这位大舅哥当年对他做过什么给他留下这么大的心理阴影。

但这几百箱铁钱让他犯了难,南唐缺铜,因此以铁铸钱作为货币,不能说没有价值,但价值远低于铜钱这是毫无疑问的。虽说跟南唐的交易在定价时已经考虑了货币“汇率”的问题,并没有在这上面吃亏,但由于贸易顺差的关系,换回来的铁钱花不出去,而且这种铁钱在大渊无法流通,只能作为铁原料使用。

好在军营那边有能力消耗这些铁,因此柳翀干脆将这些铁都送到了静山军交给了黄敬昭。

平原商号和静山军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来料加工”合作模式,商号提供原料,马军营负责给加工成柳翀需要的火枪、火炮等物,顺便赚取一些报酬,而这些报酬也是以铜铁原料的形式支付的。简单地说就是,商号每提供十份原料,那么其中一半加工的成品归商号所有,另外一半属于静山军。而由于大批量的制作,军中工匠的手艺也是越来越娴熟,质量越来越稳定,效率也越来越高。

如今,静山军的火枪保有量已经达到了两千支,除了武装两个火枪营以外,还能保证其他各营每队拥有六支,给队长以上各级将官和伞兵配备的手铳也做到了人手一支,大炮、铳车等其他火器也都不少。除此以外,静山军给商号制作的火器也达到了几乎相同的规模,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

由于火枪、火炮等物此时尚属于新东西,其实际威力除了静山军内部以外,几乎无人知道,因此《渊律》并没有规定私人是否可以拥有此类物品,这就给了柳翀打擦边球的机会,他可以堂而皇之地拥有大量火器而不必担心被追究罪责。

腊月二十五,连述等京城一行人终于也回来了,包括戚珩和姜颂,他们是到京城和连述等汇合后一起回来的。

兄弟三人顾不上回家,首先来找柳翀禀报了生意上的事情,并将账本交给柳翀。拿到了他们的账本,平原商号正式开始盘账。

盘账有韩炎盯着就行了,柳翀受不了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吵得脑仁疼,便先行回到了园子里。

刚进园子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下人们个个噤若寒蝉,一个管事婆子匆匆往外跑,差点撞到柳翀身上。

柳翀眉头大皱,府里行走坐卧都是有规矩的,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那婆子见冲撞了大公子,也是吓得连连赔罪。

“你干什么去?怎的如此慌张?”

“回大公子,殿下发了火儿,要发卖人,让奴婢立即去将互人找来,所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