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有补充几百字和图片,感兴趣的时候刷新看看。)

“朱熹不是我们福建人吗?”

不光是讲解员,连陈灏也懵圈了,连忙道:

“这里面还有什么故事吗?”

“朱熹祖籍是古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祖上几代在婺源生活两百余年,朱熹父亲授建州政和县尉,因为那时候方腊起义,危及家乡,便带着全家寓居政和。

后面朱松调任南剑州尤溪县尉,举家迁居尤溪,朱熹也出生在尤溪。”

“朱熹一生七十一岁,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活跃在现在的福建地区,尤其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生活了三十余年。”

“其次活跃的地区是江西。着名的有上饶的鹅湖之会和主持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部分时间也主政江西。”

“反倒是在今安徽行政区域内活动较少。”

最后,顾南溪忍不住笑道:“不过现在福建尤溪、江西婺源和安徽黄山这三地方都在宣传上将朱熹视为其本土名人。”

“这还真是有意思了,一人归属三地。”陈灏倍感新鲜。

一般古代名人很少会在籍贯上有争议,朱熹不光是他的名声,连带着籍贯也一样。

主要是婺源的归属问题,婺源在宋朝的时候归属古徽州,那时候还没有安徽这个概念,是清朝时候才有了安徽省,但到了民国的时候,婺源又划给了江西。

所以,按生活场所来看,朱熹是福建人;按古徽州婺源来看,朱熹则是安徽人;按行政区划来看,朱熹又是江西人。

讲解员这听得迷糊了,从小到大灌输的思想都是朱熹是本土名人,尤其是福建广电也拍了不少朱熹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及江西、安徽的宣传强太多。

她犹豫一番,忍不住道:“可是……可是朱熹出生在福建,也落得福建户籍,最后墓也在福建,不应该算是福建人吗?”

“不对吧。”

陈灏当即反驳道:“我爸江西的,但我出生在成都,从小到大也是在四川活动,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回江西老家,我爸也告诉我不要忘祖,要记得自己是江西人。”

“要说成都人,那也是,算……新成都人吧。”陈灏自己也说得矛盾了,一时间搞不得自己究竟是成都人还是景德镇人了。

“这……”讲解员欲言又止,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

顾南溪沉吟道:“古代很注重籍贯,祖籍的,祖籍一般是论三代,朱熹户籍入了福建,但他的父亲和祖父(爷爷)是江西婺源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朱熹应该是江西人。”

“只有等朱熹的孙子这一代开始,才能完全算是福建人。”

关于朱熹的籍贯问题,民间争议大,但宋,明两朝官方都认定婺源为文公阙里,我朝也是参照宋明定义。

但地方宣传上,福建比江西更重视。

(今日一问:如果读者A的父母及祖上数代都是北京人,其父母年轻时候从北京到上海奋斗,在上海的时候生下读者A,读者A从小到大也是上海生活时间居多,偶尔过年会回到北京老家,那大家认为读者A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

“我脑子有点乱……”

讲解员感觉脑子不够用了,长这么大头次发现认知竟然是错误的。

顾南溪看讲解员和陈灏两人的模样,笑嘻嘻道:“其实也不好说,这个问题有不少专家学者还发过学术论文探讨过,比较有争议。”

“说是古徽州人、江西人、福建人都可以。”

唯独说是安徽人不太靠谱,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安徽这个概念的。

三人离开天王殿前往开元寺最为重要的大雄宝殿,虽说陈灏和顾南溪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毕竟入乡随俗,也跟着拜了拜。

走出大雄宝殿的时候,陈灏的视线突然被走廊上的一根柱子给吸引住。

“南溪,你看那根石柱上还写着一句话。”

其他柱子都没有,单独这一根有。

感受着陈灏投来的目光,讲解员精神一振,终于到了自己发挥的地方了。

像古寺庙,名山名楼这些地方,免不了古代文人留下“到此一游”的手笔,尤其是那些被贬的文人,仕途不顺,只好寄情于山水之中,留下的笔墨不胜其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