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集百家智慧于一身,主张礼法并施,其学术思想炉火纯青,影响无远弗届。

然而,他的门生们,由于各自的人生经历和理想追求,大多在学习有所偏重。

李斯与韩非便是法家的热衷者。

尽管两者皆提倡法治,但在本质却有着区别。

李斯出身低微,曾是基层小吏,因此他所推崇的法,犹如后世儒学之于君王,君王需要什么形态,他便能呈现出何种姿态,一切以服务君王为主。

而韩非身为韩国贵族之后裔,早年一心效仿商鞅,渴望振兴韩国,故他倡导的法度,较之严苛的商鞅之法更为极致。

于是,嬴政这位法家理念的受益者,在初次阅读韩非著作时,不禁惊为天人!

后来韩王得知了嬴政欣赏韩非,便派他出使秦国,策划疲秦之计,嬴政识破后欲招揽其为己用。

但李斯担心地位被取代,心生忌妒,奏言说韩非心系故国,不可为秦效力,建议依法惩处。

嬴政也打算让韩非吃点苦头,故下令将他囚禁狱中……

若非秦墨暗中庇护,韩非或许早已遭李斯毒手。

然而,秦墨虽救下韩非一命,却没有再向嬴政举荐他。

因为他深知,若以韩非的法治观念治理国家,百姓虽畏惧法律却不懂礼仪,就如同单脚走路,终究难以持久稳定!

“韩非何在?速来觐见朕!”

嬴政听闻二人提及韩非,才忆起国内尚有一大才未得启用。

现下有秦墨这位真正的“融汇百家精髓”的丞相辅佐,他几乎已将韩非这样的角色抛诸脑后。

然作为君主,哪会嫌人才过剩,既然韩非才华横溢,自然要加以任用。

“皇帝万万不可……”

李斯脸色发白,想要阻止却又不敢直说,只能转向秦墨道:“秦相,那韩非心向故乡,若用之恐成我大秦隐患。”

他口中说得正气凛然,眼中却满是恳求之色。

只因他心里明白,自己过于张扬,惹得秦墨不满,若再不收敛示弱,他在朝堂的风光日子就要到头了!

秦墨并未明确表态:“李廷尉所言,或有道理,让韩非在学馆中磨砺一番性情,亦非不可。”

嬴政略加思索,也赞同道:“那就让他再多磨砺一阵吧!”

他当初将韩非囚禁狱中,本就有此意图,既然还未磨砺到位,仓促启用反而不美。

李斯心中稍感宽慰,偷偷向秦墨投去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韩非不死,始终是他头悬着的一把剑,日后在秦墨面前,他只能卑躬屈膝了!

“诸位大臣。”

嬴政转而面向群臣,面色严肃道:“秦卿捐献这数百万钱款,为出征大军壮行,朕深感欣慰。”

“但无论秦卿捐多少,都是他个人心意,理应全部用于将士身。”

“诸位不愿捐赠财物,难道认为朕会私吞挪用不成?”

群臣惶恐不安,连忙谢罪道:“臣绝无质疑皇帝之意!”

嬴政愤然拂袖,指着他们身的破旧衣衫:“都已经做了,还敢说没有?”

群臣纷纷翻白眼,都埋怨地看向王绾。

若不是他这个左丞相带头装穷,其他群臣又怎敢跟着仿效。

老王绾也是尴尬不已,拱手认错道:“臣以小人之心揣测君王圣意,实属惭愧,臣愿捐出一年俸禄米千石,为出征将士壮行。”

他这是把自己一年的收入全捐出去了。

群臣叫苦连天,只好硬着头皮跟着慷慨解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