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工做事很严谨,更何况是这样一份高质量的文件。

足足四十分钟过去了,陈工这才放下手中的文件。

只见他抬头看着何启超:“小何,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l

何启超自然不会暴露自己有系统,只是结合厂区的实际情况说道。

“这小半个月以来,我一直都在车间跟随工人使用机器调试设备。”

......................................

陈工点点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何启超这种下基层的精神,陈工才如此看中何启超。

“你继续。”

何启超清清嗓,继续说道:“陈老师你也知道,现阶段轧钢厂所有的工业链条都不开一个因素,那就是温度。”

“温度这个东西很敏感,它控制的是否精准决定了我们生产效能是高还是低。”

“可以这样说,目前为止,掌控了温度的精准调节,也就掌握了生产力的提高。”

......................................

何启超对着陈工侃侃而谈,多数都是结合了厂区实际的生产情况。

“综所述,我觉得这件事情需要提日程。”

何启超说了将近一个小时,口干舌燥的。

端起水杯,何启超喝了一大口,眼神则盯着对面的陈工。

陈工则是思索着,何启超的一番言论打动了他。

他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实操性。

......................................

想了一会,陈工还是觉得要问一问何启超这个当事人。

“你觉得这件事情,依据厂区现有的技术,能不能解决。”

何启超摇摇头:“关于厂区目前为止所有的生产技术文件,我基本都浏览过。”

“感受温度这件事情,基本都是靠经验决策。工人们长久以来的温感。”

何启超又给陈工递了一根烟并点燃之后,也给自己来一根。

“在我看来,人工的处理方式是没有办法解决自动化产业链条的。当然,目前的技术交底,也实现不了。”

......................................

陈工点点头,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何启超说的是实话。

现在轧钢厂所用的热电偶,基本就是要依靠与工人和一些其他手段的辅助。

这个情况就代表着部分需要高度精准的事情没办法把控。

毕竟人的感应不可能像机器一样精准。

人人都知道,提升温度感应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就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但实际情况,就只有何启超这份文件见到了苗头。

......................................

陈工继续开口:“这份文件在我看来,很有参考价值。你打算怎么做?”

何启超点点头,说道:“其他方向都还好,有几个方面可能有点困难。”

“比如镍,这个东西对于我们国内来说基本不存在自我采集一说。”

陈工自然是了解的,国内并没有镍矿,这一点倒是说的精准。

“但好在量不是很大,厂区还是能解决的。最重要的是高温炉,起码能够达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炉,这点不知道厂区能不能解决。”

......................................

陈工双手搭在桌子,思索一番说道:“这两件事应该问题不是很大,厂里面新进了一台Globar机器,也能够实现。”

何启超开心地点点头:“那就没问题了,我觉得可以尝试!”

陈工稍微犹豫了一下,虽然试验成本不低,但如果做出来,那将是史无前例的进步。

不多时,陈工一拍桌子:“干了!这事儿小何你牵头,高低给他做出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