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慈并不惧怕黑夜,相反他对黑夜情有独钟,喜欢它的宁静和深邃。

从小到大,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爬到槐树之巅,仰望天上的星星。

看着星星眨眼睛,他很向往,想象着每颗星星上都有什么,这种感觉非常独特。

返身回到巷道大厅。

宋小慈在手电的照耀下,先是查看了大厅的地面。

之前进入大厅的时候,好在宋小慈给每个人发了脚套和手套,三个人出笼的时候,还给三名女子穿了脚套。

不然的话,地面的足迹就被污染了。

当时,他用手机闪光拍照,固定了地面迹,能够清晰反应出现场足迹的鲜明特征。

因为,铁笼之外的地面,新鲜鞋印,仅仅只有一个人的,四十二码,两侧后跟磨损严重,显然这是一只男性的脚印。

回顾这些景象,宋小慈从身上摸出一叠鞋套,从中抽出一双穿了,又从另一口袋摸出一双蓝色手套,娴熟地戴好。

“嗯,效果好的鞋印可以直接拍了。”宋小慈喃喃间,从口袋里摸出一条纸质比例尺,放在鞋印旁边,一手拿电筒,另一只手横握手机拍了照。

虽然说,这一路走来,嫌犯留下了很多指纹,但从证据链的角度来看,证据的种类越多越好,毕竟这是死刑案件,容不得半点瑕疵。

处理完地面的足迹,宋小慈侧着身子,绕开那些鞋印,先从他认为最重要的铁笼开始。

昨天已经对挂锁进行了检查,上面的指纹片段都被他拍了下来,而此时的重点他放在铁栅门的竖形铁杆上面。

很容易就找到了多枚指纹,并且双手都有。

有时两只手不够用,便用嘴咬着电筒照明,左手用来放置比例尺,右手横版闪光拍照,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滑溜。

进入铁笼,从袋里掏出小小的激光测距仪,将铁笼的长宽高全都测量一番,不用记录,直接记在脑子里,回去补录就行了。

实在受不了刺激性气味,他被迫戴上了口罩,以防自己被熏到呕吐。

欣开铺盖卷,发现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旁边还有歪倒在地的摄像头。

对于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随着诉讼证据日趋多样化,它的证据作用越来越受到司法机关的重视。

想了想,宋小慈还是将电脑打开。

整个硬盘就分了cd两个盘,宋小慈直接打开d盘,竟然全都是视频文件。

随机点开一个文件,污秽难堪的下流画面立刻曝了出来。

“麻的,真是个牲畜!”

宋小慈退出了文件,很快将电脑关了。

其它的诸如发霉的地铺衣物、破碎的碗筷、变形的塑料凳子、肮脏的大小便桶,等等,这些生活用品无不臭气熏天,比垃圾场还不如。

“罪该万死!”宋小慈不记得这是自己第几次爆粗口了。

退出黄秀英的铁笼,宋小慈又将另外两个铁笼检查了一遍。

除了笔记本电脑之后,其它的陈设都差不多。

做完这些,宋小慈如同变魔术似的,从身上第四个口袋里拿出脱落细胞提取器,选择性在一些接面上擦拭了七八处,放入物证袋封存起来。

……

黑暗之中没有时间概念,忙完这些看手机,竟然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

出了铁笼,身体站直,不由伸了一个懒腰,“嗯,关键性证据差不多了,后面随便怎么整都没有问题。”

对于这种大案要案的勘查,往往是多人多次进行勘验,一次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解决了关键性证据,宋小慈退到大厅入口的过渡区域,将之前拉开的警戒带再次布置好。

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新手痕检,往往在找到一两个关键性的证据之后就松懈下来,常常会犯一些低级错误。

宋小慈自从有了《刑事诉讼法lv3.0》,让他完全摒弃了过去的纯技术观念,而是站在了诉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无论什么证据,独证、孤证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特别在死缓无的案件上,重中之重是要构建证据链条,让它们形成体系。

从技术来说,指纹、足迹、dna、运输工具等等,都很重要,必须形成一整套证据链。

黄秀英失踪案,在钟海洲或者宿德万眼里,可能已经非常完美了,但在宋小慈看来,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形成封闭的链条。

问题很多,不说别的,就拿受害人不仅仅是黄秀英一个人,而是三个人,甚至来说,还有没有其它人,都是未知数。

如果就案接案到了法院审判阶段,像这种大案要案,大概率法官会要求技术人员出庭作证的。

到了法院,技术人员不仅要面对法官的质询,还要面对对方辩护律师的质询,鉴于本案必然是死刑无疑,对于证据的苛刻程度,也将是难于想象的。

法官还好,往往是非常理性的居中质询,而嫌犯的辩护律师就没有这么好对付了,他们会寻找证据链条中的薄弱点,向你发起攻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