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了Hybrid技术的概念之后,吴亭开始全面的对Hybrid技术的各种分型进行了一个具体的划分。

“通过各种的主动脉病变的案例,我对其进行了一个整理和分类:”

“第一大类:Hybrid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以主动脉弓全部分支均需重建为特征,分为HybridⅠ型:开胸,非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头臂血管搭桥,结合主动脉全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HybridⅡ型:开胸,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并头臂血管去分支,结合主动脉全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HybridⅢ型:开胸,深低温停循环下,升主动脉...”

“第二大类:Hybrid部分主动脉弓修复术...以覆膜支架覆盖部分主动脉弓分支开口为特征.”

“HybridⅣ型:非体外循环下...”

听着吴亭的娓娓道来,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悚然的发现,吴亭的这個回答,不就是上一位胡志鹏主任的雏形的具体总结么!

胡志鹏只是有了一个分型的思路,总体还是非常模糊的。

但是,吴亭直接将这个分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而且,对应的每一种分型,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术式的组合!

在场的许多医生,因为没有专门研究过Hybrid技术,听着听着就跟不上了。

但是,主席团之中,姜院士,余院长这些人越听越惊喜,越听越震撼!

吴亭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对于Hybrid技术的运用,那就是信手拈来,在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结合上,得心应手。

吴亭在这个课题之上的总结和归纳,比姜院士本人想的还要深入和细致。

最令人惊叹的是,吴亭在接下来的归纳总结之中,将体外循环技术,他自己研发的第四代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支架,可控调节自膨胀瓣膜输送系统,完美的融合到了Hybrid技术之中。

最经典的就是吴亭通过这两个技术的运用,直接在主动脉弓内采用腔内修复术,达到了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的使用。

也就是上一场,胡主任和姜院士在讨论的,如何使用心脏不停搏技术,来实现良好的视野。

听着吴亭的表达,众人猛然间发现,吴亭竟然想的比所有已经出场的选手,都要深,都要细。

考场之中,吴亭依旧在高能的输出:

“接下来,就是我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和基础理论,归纳出的对于Hybrid技术的硬件条件和手术团队的要求。”

“毫无疑问,这种手术需要专门的Hybrid手术室,除了外科手术必需的麻醉,手术器材,无菌条件外,还需要腔内介入治疗需要的影像设备,和各种血管腔内器材...”

在说到影像设备的时候,吴亭又拿出了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成果,三维影像导航应用平台。

“在腹腔镜诊疗技术领域,我曾率团队研发了一款三维影像导航应用平台,编写了全新的深度学习算法,我认为,可以将这个技术进行一个融合,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完成血管腔内的无损手术!”

听着吴亭的介绍,在场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有种高山仰止之感。

“吴主任,真的不是提前的将姜院士准备出版的《Hybrid技术的指导教材》给偷了出来?”

“就是啊,虽然我不是全部理解,但是吴主任的这个讲述,给我的感觉,他已经建立了Hybrid技术的专家共识和操作规范的初稿...”

“这真的是一个仅仅学习了几个月的心外科医生能够掌握的?”

不管吴亭的实际操作水平如何,至少,在理论研究上,吴亭的水平就像是Hybrid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此刻,胡志鹏,李汛,李春培几人,直直的盯着屏幕,他们内心惊涛骇浪。

尤其是胡志鹏,他可是从头到尾一直在《Hybrid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的课题组,别说是组内的成员,就连他们的大主任,课题组的组长都达不到吴亭对于Hybrid技术的深入研究!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怪物!

按照吴亭的自述,他这一切可都是建立在,市面上仅存的姜院士的一些文章,手术视频,以及帝都几个医院的试行的一些资料。

仅仅凭借着这些基础,吴亭结合自己的研发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就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这也太厉害了!

直播画面中,弹幕同样疯狂了起来。

“以为见了胡主任已经是天花板了,但是这一刻看到吴主任,才明白,什么是江河与溪流,皓月与萤火,吴主任也太顶了!”

“大家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吴主任的表演。当时,我们在紫金港大学的免疫学国际讲座上,可是早就目睹过这般的神技。当初,吴主任就是一己之力,融会贯通了免疫学的各种前沿理论。”

“说起来还真的是这样子,吴主任有一种超绝的整合能力,博采百家,海纳百川!”

“太厉害了,原来真的有这种天才!”

...

...

线上各种赞美和膜拜的时候,主席台上的各位专家院长,同样有些坐不住了。

余院长率先提问,深怕一会给姜院士抢过去,自己就没有提问的机会,毕竟考试的提问环节是有时间限制的。

“吴主任,首先献上我对于你的敬意!感谢你对Hybrid技术的总结和分支技术的独特贡献。”

“说实在的,在Hybrid技术的某些方面,我感觉现在我不是说以一个考官的身份来向你提问。而是,单纯的以一个医疗工作者的身份,来向你请教。”

余院长可是安贞医院的副院长,国内顶级的心外科大佬,没想到,他在吴亭面前这么的谦卑和尊重。

“吴主任,我想听听你对于Hybrid技术的医生团队的综合素质的看法,如何去培养和带领一支技术全面的Hybrid技术小组?”

听到余院长的这个提问,台上,台下,观众席之中,直播的线上观众,都是难以置信。

这个问题,可是从某些方面展现出了,余院长对于吴亭的高度认可,将他放到了Hybrid技术的课题组组长的角度和身份,去看待这个问题!

姜院士也没想到余院长上来就出了一个王炸。

不过,姜院士也很好奇,如果将吴亭放到Hybrid技术课题组的组长身份,他会如何去回答。

胡志鹏同样死死的盯着屏幕,他也很想知道,吴亭是如何回答的。

至少,以他现在的阅历和见识,还是不敢去想,也没有能力和资格去思考这问题。

万众瞩目之中,吴亭依旧从容淡定,虽然说他很年轻,但是自己带领课题组,带领科研小组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手下的不乏自己的上级医生,所以,吴亭对这种负责人,组长的角色,就是本色的回答:

“感谢余院长的认可。”

“我认为对于Hybrid技术小组的成员,应该拥有以下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求术者熟练的掌握大血管外科手术技术,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的操作技巧。”

“之后,就需要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精准释放支架的能力...”

听着吴亭滔滔不绝的回答,众人也发现了,吴亭提出来的这些素质要求的顶配版,不就是吴主任自己。

首先,吴主任拥有教科书级别的血管处理技术,然后,在介入手术上除了常规的基本功之外,他还独创了支架和输送系统,之后,他本就是急诊外科副主任出身!

听着吴亭的分析,余院长,姜院士,以及十二强的选手都认真的思考起来。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Hybrid技术医生,是不是真的应该去急诊外科,急诊心外好好的历练历练!

余院长对于吴亭的回答非常的满意。

接着就是姜院士的亲自提问环节:

“吴主任,我只有一个问题,有没有兴趣加入我的《Hybrid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

课题组,邀请你来担任副组长职务。”

听到姜院士的问题,众人有些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场心外科全国大赛,直接出现了两个《Hybrid技术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研究》的副组长。

姜院士当然不会直接聘任吴亭担任组长,还需要一个临床实践和磨合的过程,但是一个副组长的职务还是很恰当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