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了几次,筷子要么两边薄厚不一夹不住东西,要么就是掌握不好力度筷子直接劈成了两片彻底废了,连着折腾坏了六七根筷子才终于成功了。

看的二姐赵一鹂直翻白眼,扬言晚上没筷子吃饭老娘铁定收拾他。

幺妹也跟着凑热闹,一边拍手一边喊:“”三哥是个大笨蛋,没有筷子不吃饭!”

赵一鸣在厨房灶台旁,随手拿个塑料袋子揣裤兜里,拿起掏煤灰的炉钩子和镊子赶紧逃也似的躲了出去。

赵一鸣出了村子有二三里地,看好一处背风向阳的土石坡。

坡上零星分布几棵大树,剩下多是些黄荆条、野酸枣、皂荚刺、山杏山桃一类的小灌木这边一撮那边一撮。

蝎子喜温怕热,惧风怕潮,多在干燥背风的土穴、岩缝、石砾间做窝,多群居生活,昼伏夜出以蜘蛛、蟋蟀、蚂蚱、青虫、飞蛾之类小昆虫为食。

抓蝎子又叫掀蝎子、扒蝎子,因为白天的蝎子是不活动的,通常躲在石板下,土石缝里,要想有所斩获就得掀开石头,扒开土石寻找。

有经验的老手,通常知道哪个沟坎,哪片山坡蝎子多,还会通过蝎子蜕的皮壳,拉的粪便,爬行过的踪迹来判断附近有没有蝎子活动筑窝。

没经验的新手,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石头就掀,遇到土石缝就扒。

一天下来看似没闲着,累的胳膊腿儿都是酸的软的,收获嘛寥寥无几,比如赵老蔫就是这类人。

赵一鸣在山脚没有过多停留,这种低洼处下雨天很容易形成流水和积水,蝎子怕水怕潮一般不会停留。

他直接爬上半山坡,在一处乱石堆停下,找块大石板坐下,却弹簧似的又站起来,阳光焦灼的石板都能煎蛋了,虽然隔着裤子屁股还是被烫了一下。

重新选一处黄荆条遮阴的石头坐下,一手扯着胸前衣服前后呼扇着,一手从衣兜内掏出一支桂花烟点着火,狠狠抽上两口又掐灭。

双目在一块块活动的石头上扫描着,因为只有活动的石头才有缝隙给蝎子藏身,死石头是嵌在土里的。

很快在一块青石板上发现了端倪,俗话说蝎子粑粑独一份,几处白色的小点点就是蝎子粪便。

前些天连着下了几天大雨,老旧的蝎子粪便早就被冲刷的干干净净了,这肯定是最近几天才留下的。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被人捷足先登,跨步上前,弯腰撅腚用力把石板竖起来,看来运气不错,果然有一只老母蝎倒挂在石板背面,缩成一团。

母蝎肚子肥圆,个头是最大的,成年公蝎体型相对瘦长壮实一些,其次就是半大不小的成长期蝎子俗称“小半大”。

还有就是一些未成年的咔拉咪是火红色的,我们管它叫小火蝎。

赵一鸣一手扶住石板,一手从腰间抽出早前在家做好的竹镊子,稳稳地夹住蝎子尾巴举在半空。

这才放下石板,腾出硌的生疼的手,从裤兜里把塑料袋子抽出来,那是黄底红字的幸运方便面袋子。

抖几下皱巴巴的袋子一口气把它吹的鼓鼓胀胀,这才小心翼翼将张牙舞爪的老母蝎塞进去,然后用镊子夹紧袋口,插在腰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