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不知道是因为收视率不行了还是造成的社会舆论太大停播。

奥,是广电说了,真人秀里不准炫富,所以没法拍了。

虽然对着一档娱乐真人秀谈意义没必要。

确实鲜少有节目能把贫富差距这种尖锐的话题大明四摆的拉到台面上来谈论,有点照妖镜的意思。

但要说有什么用吗?

是扶贫成功了?还是城市公子哥出道成功了。

可能节目初衷是好的,但越到后面越脱轨。

尝到流量的甜头后,节目组一味选择的都是城市霸道少年与农村朴实少年。

典型的刻板印象。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看呢?

是因为这个节目没有告诉你任何新的东西,它只是对你说:

“是的,你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没什么比“阔少”和“穷娃”互换人生更博眼球的了,更何况它还强行附加了教育意义。

每期节目的结局一般都是城市家庭相拥而泣,经过山村短短数天的教化,公子哥们仿佛瞬间理解了父母。

日后也会变成多金又懂事的好孩子,最后成为人人仰慕的精英。

曾经有位被标榜为“变形榜样”的城市主人公在变形回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变形前我爱泡夜店,变形后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就去了夜店。”

看来大山也没力量净化一颗爱玩的心呐。

有一部分网友喜欢引用美国诗人的“我本来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这句话来表达节目这个节目对农村主人公的伤害。

这话听起来很文艺,其实也挺矫情。

不是每个乡村小朋友都如网友们想象的这般脆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确实有道理。

但农村主人公去城市短短的几天就真的觉得自己融入了吗?

倒是坐在电视机前的无数未成年少女被花钱如流水狂转酷炫吊炸天的富二代少爷迷的七荤八素。

争相将自己的山根微调成耸入眉头的模样。

学着城市公子哥们购买和自己消费能力不符的物品,冷酷的压榨着父母微薄的工资。

节目带来的扭曲价值观才是最可怕的。

刘星看着来找自己的两位年轻的导演,问道:

“参不参加的咱们一会再说。你们是怎么想到要做这么一个节目的?”

面前导演一听到有人采访起自己的心路历程,立刻就不困了。

她眉飞色舞的说道:

“这个创意是来自英国的一个真人秀节目。

当时我去英国学习访问,在酒店的电视里就看到了广告模特和清洁女工互换身份的节目。

最后这个清洁女工也被经纪公司签约了,也成为了广告模特,皆大欢喜。

当时我就想到能不能让农村和城市孩子也做一个互换,以此制作一个节目,取名《变形计》。

没想到台里领导都很支持,觉得您各方面都符合城市主人公的特点,所以想让您作为我们第一期主人公。”

女导演满眼星星的看着刘星,可能是觉得刘星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大夸特夸她的点子。

谁知刘星微微一笑,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