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辰州检校侍郎,从这篇开始,我们来聊林冲,希望各位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能多帮小生点赞、收藏、转发,从数据上给予我支持,小生再次拜谢!

豹子头?林冲,一个您不去阅读原著会产生很大误会的角色,阅读原著后又会让大部分读者发生思维撕裂的人物,因为原著中的林冲根本就不是一个“大英雄”。

林冲,我孩童时期最崇拜的水浒人物,没有之一,这份崇拜很大部分来源于港片《水浒传英雄本色》中梁家辉的演绎,电影中完美呈现了林冲的儒雅、隐忍,导演通过近乎童话式的改编手法将林冲、鲁智深二人的兄弟情刻画的感天动地,不得不说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到了98版的电视剧,剧中林冲的扮演者-周野芒老师更是将林冲这份儒雅、隐忍、谦谦君子的形象推向了极致,而且周野芒老师的扮相可以说每一根毛发都踩在了我的个人审美上,尤其是剧中眼看宋江放走高俅,林冲怒郁攻心,吐血身亡的桥段更是我年少时的意难平!

多少人在期盼着林冲怒发冲冠,一枪刺死高俅,然后跪倒在水泊边,泪流满面,悼念亡妻,可他却就这样郁郁而亡了。社会的不公,现实的残酷,都狠狠的鞭笞在林冲一个人身上,于情他恨宋江放了高俅,于义他又不得不承认宋江的行为是为了众兄弟的前途,这样一个悲剧英雄,谁能不为之扼腕,不为之叹息呢?

可是当我翻开书本阅读原著,读到关于林冲的故事,我整个人都不好了,陷入了完全懵逼的状态,这还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悲剧英雄吗?

书本中的林冲面对高衙内对林娘子的一再骚扰,林冲选择一味的退让,甚至可以用懦弱来形容,最后白虎堂被陷,迭配沧州之际甚至坚持选择休妻来与高俅势力集团妥协,以此来换取自己的一线生机,彼时的小生心想,林冲难道就不能上路后寻找机会杀了董超、薛霸,然后潜回东京宰了高衙内,甚至高俅,就如同武松血洗鸳鸯楼那样,再带着自己的娇妻浪迹天涯?

深爱着他的林娘子一定会跟他走的,这毋庸置疑,而且以他不逊于鲁达、武松的身手我相信林冲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得到!这一幕光是想想都充满了浪漫气息!

还有最不能被很多读者原谅的情节,当林冲面对董超薛霸的一再迫害、他依然选择妥协、退让,直到二人决定在野猪林对林冲痛下杀手之际,仅有数面之交的鲁智深挺身而出,救下林冲的性命,当鲁智深要结果二人狗命之际,林冲却反为二人求饶,鲁智深拗不过林冲,却又放心不下,担心董薛二人对林冲再起杀心,一路护送林冲直送到沧州地界才不舍离去,鲁智深对林冲而言绝对称得上义薄云天,林冲却做出了最违背江湖道义的行为:出卖朋友!鲁智深前脚刚走,林冲转头就把鲁智深给卖了。

原文有写: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董超、薛霸都吐出舌头来,半晌缩不入去。林冲道:“上下,俺们自去罢。”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林冲道:“这个值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当时看到这一处,气得我半天才能缓过劲来,可能这种固有印象的颠覆,甚至说心目中偶像形象的坍塌,对于当时十来岁的我来说,真的难以接受。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当即将踏入不惑之年的我再次静下心阅读原著,再次研读施老先生描写关于林教头的情节时,我体会到了,为什么有句话叫做“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了。

原来每个年少幻想成为英雄的孩子,最终都会活成自己年少时看不起的模样,而我们年少时之所以会看不起那个人,不过是我们未曾体验到他所承受的痛苦。仅此而已。

十来岁读林冲后只感到气愤,因为你我不曾真正理解过幸福,也不曾真正体验过绝望。

三十岁后再读林冲,如果仍然表现出气愤,也许只是不愿承认,你我皆林冲,你我皆不如林冲。

林冲的童年应该是幸福的,林冲的父亲身为东京城开封府提辖、一方军官,除了武艺不俗之外,为人处事应该也颇为炼达,只有如此才能在鱼龙混杂的东京城里扎下根来,并且给林冲留下了一笔颇丰的家资,当林冲做到了禁军枪棒教头的时候,虽说官职不高,但拥有一身高强的武艺、和远超普通百姓的家业,林冲直到三十四五岁可以说一直都过的非常顺遂如意。

我们对比一下同为禁军枪棒教头的王进,王进的父亲王升最初是街头使花药的,后来应该是被东京城内的有权势的人家赏识,请到家中做了武术教师(类似柴进府上的一众教头,史进庄上的枪棒师傅)日子才开始慢慢好了起来,年少的王进凭借一身不俗的真功夫,和父亲所效力的东家这层人脉关系,逐渐得到了前任太尉的赏识,也当上了禁军枪棒教头一职,可惜因为父亲王升在东家教武这段时间,一棒打翻了当时还是帮闲汉的高二,种下了因果,导致最后得丢家舍业、亡命江湖!

原文写道:

王进谢罪罢,起来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出得衙门,叹口气道:“俺的性命,今番难保了。俺道是甚么高殿帅,却原来正是东京帮闲的‘圆社’高二。比先时曾学使棒,被我父亲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

当王进被高俅所逼,不得不选择远走他乡时,能带走的家财却是寥寥无几!原文有写:

当夜子母二人,收拾了行李、衣服、细软、银两,做一担儿打挟了。又装两个料袋袱驼,拴在马上!

再看林冲,他的父亲至少在十年前就是东京开封府的提辖,因为鲁达说“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结合王进曾对老母说的“只有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所以在鲁达还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做军官时,林冲的父亲就已经是开封府提辖了。林家在东京的情况少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中产家庭。

我们再看。

陆谦与富安设计林冲献刀白虎堂的前提有二:

其一,这把刀必须得是一把货真价实的宝刀,否则很难能引起行家林冲的兴趣!

其二,林冲得有这个钱买得起这把刀!这是最关键的!要是王进,他就算再喜欢,买不起也是白搭!

那这把宝刀价值几何呢?卖刀者要价两千贯,林冲还价一千贯,之后,林冲直接回家取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交后林冲还自言表示,这算是占到便宜了,北宋时期的一千贯钱,这是什么概念?在武松的章节里,景阳冈上除了大虫,赏钱是一千贯,武松拉郓哥作证时给了郓哥五两银子(也就是五贯钱)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也就是说一千贯钱足够当时底层人民盘缠个七八年!

我们粗暴的换算一下,就按北宋一两银子比现在300人民币来算,也就是说林冲随便买个心爱之物甩手就是三十万!如果仅是依靠做教头的工资,林冲肯定是做不到如此随意奢侈的!

也正因为林冲有着远超于普通老百姓的家业再加上公务员的身份,自己又有一身高超的武艺,三十岁的他才能娶到如花似玉的林娘子。而同为禁军教头的王进直到跑路都是打着光棍。

所以林冲这样的人,放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那也是妥妥的富二代,高富帅,实打实的精英阶层!

既然身为富二代,除了消费习惯不同于普通阶层,其交友、处事的行为准则自然也是不同于普通人的。

我们接着看,原著中林冲身陷白虎堂之前与他有关系的原文中描写的有以下几人

陆谦,林冲的发小,太尉府的虞候。

高俅,当朝太尉,一品大员,林冲的上司。

张教头,林冲的岳父。

林娘子,一个如花似玉、温柔痴情的女人。

沧州牢城营外客店老板李小二,曾经是东京城内某店家小二,犯偷盗被抓,林冲出面花钱相救,之后又资助他外出谋生。

操刀鬼曹正,自言说是林冲的徒弟,东京人士,祖代皆是屠户。

鲁智深,寺庙菜园子的和尚,林冲新交的结拜兄弟。

作者通过这些角色,从侧面丰满了林冲的人物性格,真实的林冲绝不是一句懦弱、自私可以来定义的纸片型人物,施老先生塑造的林冲矛盾、复杂且无比的真实。

我相信施老先生是偏爱林冲的,所以才会给了他一个如此完美的林娘子。

扯远了,我们先看高俅,身为林冲的大领导,当高俅得知高衙内的心病源自林冲娘子时,他的反应原文中有写:

老都管至晚来见太尉,说道:“衙内不害别的症,却害林冲的老婆。”高俅道:“几时见了他的浑家?”都管禀道:“便是前月二十八日在岳庙里见来,今经一月有余。”又把陆虞侯设的计,备细说了。高俅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都管道:“陆虞侯和富安有计较。”高俅道:“既是如此,教唤二人来商议。”老都管随即唤陆谦、富安入到堂里,唱了喏。高俅问道:“我这小衙内的事,你两个有甚计较?救得我孩儿好了时,我自抬举你二人。”陆虞侯向前禀道:“恩相在上,只除如此如此使得。”高俅见说了,喝采道:“好计!你两个明日便与我行。”不在话下。

“若为惜了林冲一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这里小生不敢妄言高俅爱惜林冲这个人才,但是有了这句话,再加上为了加害一个枪棒教头林冲,高俅身为当朝太尉还玩了一出误入白虎堂的把戏,就算高俅对林冲不一定能到惜才的程度,但可以确定林冲作为下属,平日与高俅的私交处的是非常不错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闲常时间里二人如同朋友一般相处。因为太尉与禁军教头这种虽说是上下级,但二人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存在着天壤之别,如果不是有一种微妙的个人感情在其中的话,以高俅混混的出生,睚眦必报的性格,要加害林冲大可不必如此麻烦,他之所以高度表示赞成陆谦、富安设置的误入白虎堂之计,就是因为这能从程序正义上占据完全正确的高地,与其说是害人要害的名正言顺,不如说此计能让高俅最大程度得到心理上的自我慰藉。就好比《门徒》里刘德华饰演的昆哥,对于贩x行为的辩解,也是一种自我pua,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罪恶感。

高俅这种心思上的感觉描述至此,小生已经尽力了,如果有读者依然体会不了,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话说回来,其实关于林冲与高俅私交甚好的结论,原著中还有两段极为重要的证据,来自林冲本人与陆虞候陆谦,我们先看关于陆谦的,

两个叙说闲话,林冲叹了一口气,陆虞侯道:“兄长何故叹气?”林冲道:“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的气!”陆虞侯道:“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林冲把前日高衙内的事告诉陆虞侯一遍。陆虞侯道:“衙内必不认得嫂子,兄长休气,只顾饮酒。”

两人言谈中说到,在太尉府陆虞候眼里,林冲是颇受太尉看承的,最少高俅对林冲的看顾是让陆谦所眼红的。

我们再看林冲本人透露的证据。

当林冲花了一千贯买下宝刀后,原文中有两段描写:

第一段:

林冲把这口刀翻来复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