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既然我俩志趣相投,何不共饮一杯?”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王阳明略带思考,便应下了朱厚照的邀请。

如今内阁改制虽然已成定势,但朝中阻碍也是不少,虽说朱厚照年幼,但看起来身份不低,说不定就是朝中某个堂部官的子嗣,既然他也赞同自己的看法,想来他背后之人也是这个态度。

既然遇到志同道合之辈,自然要认识一二。

很快,在刘瑾的安排下,朱厚照与王阳明坐在了二楼的单间当中。

两人坐定之后,酒菜很快端了上来,朱厚照拿起酒壶,亲自给王阳明斟满一杯酒。

王阳明见朱厚照态度谦和,锋芒毕露的气息也收敛不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也渐渐的说开了。

“敢问阁下,如何看待这次内阁改制之事?!”

王阳明与朱厚照对饮一杯之后,看向朱厚照,目光当中炯炯有光。

朱厚照也一并放下酒杯,道:“此次内阁改制,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正如你之所言,这翰林院能有多少人才,又如何与整个朝堂相比?或许这部堂之下,有不少人的本事完全不逊色于翰林学士,只可惜,一个墨守成规的条文,却拦住了那些人才的前路,使其难展胸中抱负!

那些翰林们做的一手好八股,可他们的本事终究来于纸上,未曾做过实事。韩非子曾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若是不经历基层锻炼,凭空想出来的政策,不过是空中楼阁,如何安稳?

正如你所言那般,非知行合一不可为也!”

王阳明一听这话,当即拍案叫绝:“善哉!自程朱理学之后,世人皆以空谈为事,说什么‘格物致知’,只在书本上格那些死板的道理,岂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又如何成事?

虽说翰林也会外放各部观政,但那不过流于表面,如何与实干之人相比?做不到知行合一,又如何为国出力?为民请命?”

朱厚照这番话,让王阳明忽然生出一种相见恨晚、吾道不孤的感觉。

虽说从一开始,王阳明对程朱理学也颇有敬意,可当他经历了很多事,做了官之后,才发现这朝堂上的官,大多都是一些空喊口号,却不懂实事之人。

每逢大事,便言圣人有云,应如何为之,若遇灾情匪事,便是赈灾剿匪。

可若询问他们,如今国库空虚,赈灾的钱从何处而来,又该如何赈灾,造反的百姓为何要造反,剿匪的话又该如何时,便又是一番大道理来搪塞,像什么开源节流,兵者,国之重器也,不可轻易为之。

但具体问他们,该如何开源节流时,他们就哑巴了,要么就说一些没有什么用的大道理。

只可惜,大道理并不能解决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事,非知行合一不可。

“没想到你年龄不大,竟有如此见地,也知知行合一之理,真是难得。

既然这般,那我且问你,如今国库空虚,朝政凋敝,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王阳明眼睛中冒出亮光,他深以为眼前这少年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说出的那些话,与他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心中便升起了考校的心。

朱厚照如何看不出他的目的,轻笑一声后吟了一口酒,调整了一下状态,便决定给王阳明这个大思想家一些“小小的震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