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国志》里的很多事件是他亲历的,很多人物是他或有来往,或有耳闻的。编写一部距离如此之近的近代史,涉及的人和事都会格外敏感。】
【比如说,他亲身经历了魏国灭掉蜀国的事,而且,魏国的军纪很糟糕。他能不能如实写下魏军的暴行?】
【当然不能,当时的魏国实际上已经在司马家的掌控之下,说那时的魏国不好,就等于说晋朝坏话。】
【然后就是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的过程里,做了很多卑鄙无耻的事,这些事,陈寿怎么写?】
【比如司马昭的手下杀掉曹魏小皇帝曹髦的事情。《三国志》写的是: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要不是还有其他史料记录的话,我们真的就无法得知这件事的真相了。】
说这些当然不是要苛责陈寿,他在那样敏感的政治环境下,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令人敬佩了。
毕意南其实是想通过曹髦被杀这件事提醒读者,并不是只要《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表述不同的地方,就一定是小说是假的、史书是真的。
【然而,为司马家隐瞒真相还不是《三国志》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真正的关键在于“正统性”。】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终结了汉朝政权,曹魏正式建立。】
【而司马家族之于曹魏,就像曹氏家族之于汉朝。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一直都想篡位,这才有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
【等到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从此曹魏结束,晋朝代兴。】
【这个时候,蜀国已经被魏国灭掉了,于是司马炎继续灭掉吴国,使三国并立的局面彻底结束。】
【所以,从名义上说,汉、魏、晋三朝一脉相承,如果要确保晋的正统性,就必须承认魏的正统性,而承认了曹的正统性,就意味着必须取消蜀汉和东吴的正统性。】
【也就是说,《三国志》要建构这样一个历史观:汉朝之后是魏,魏朝之后是晋,蜀汉和东吴只是魏朝周边的割据政权。所以,陈寿分别写了《魏书》《蜀书》和《吴书》,合为《三国志》。】
【陈寿只给魏国的皇帝列本纪,比如曹操的传记叫做《武帝纪》,而蜀国和吴国的皇帝只列传记,比如刘备的传记叫《先主传》、孙权的叫《吴主传》。】
【而且《蜀书》的开篇竟然还不是《先主传》,而是在刘备之前占据四川的刘焉和刘璋的传记。这种我们今天看来非常奇怪的写法,就是为了让蜀汉“去正统化”。】
【所以,如果有人觉得《三国演义》为了“尊刘贬曹”虚构了很多情节的话,我们有必要提醒他,《三国志》为了当朝的政治正确性,不承认三国鼎立的实际情况,罔顾事实的程度可能更为严重。】
在网上发帖子,不自觉地就会没有给杂志写稿那么严谨。毕意南敲了半天字才发现,连载的第一篇基本被自己写成了“序言”。
“也挺好,既给读者提供了不少和别人吹牛的谈资,也给历史爱好者留有回帖讨论的空间。”
毕意南回头读了一下,发现关于《三国志》可聊的东西还真不少,干脆接着写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