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晌,目标依然没有露面,估计在担心这是个陷阱,正在排除风险。

闲来无事的王朗观赏远处山水,双手负在身后,吟哦道:

苍山有井独自空,

风波多起旷野中。

三上高楼歌悠亚,

松江孤岛一叶枫。

这首打油诗暗藏王朗常欣赏的四位艺术家(人体艺术也是艺术),所以是不时萦绕心头的句子。

“好诗!好一句风波多起旷野中!”戴着红色头巾的徐盛从竹林中走了出来。

王朗负手回头,现在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哪个老师了。

也就徐盛这种糙汉子会赞好诗,因为这首打油诗是七言。

三国时期流行的是四言诗和五言诗,目前还没到曹丕发明七言诗的时候。那么王朗能不能提前发明七言诗,快进到曹丕呢?

答案是不能,至少现在不能。

因为王朗现在地位不够,在文坛的影响力也不够,还不足以开拓一种新的形式。

说到曹丕,世语里边说曹丕要求曹植七步成诗,否则就要杀人。不知道世语的记载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事并不能证明曹丕的无情,反正证明他不想杀曹植。

因为曹丕很清楚他弟弟的文学水平,这纯粹是一道送分题。

什么叫才高八斗啊?(战术后仰)

或许有人会说,可能曹丕是外行,并不清楚曹植的文学水平。

这是不成立的,因为曹丕非但不是外行,而且自己就是个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就跟文学圈的人交朋友。他或许不是最懂文学的,但他一定是最懂文学评论的。

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文学评论著作《典论说文》就是曹丕写的。

三国时期,没有人比曹丕更懂文学评论,他就是文学评论界的懂王!

言归正传,王朗打量着龙行虎步的徐盛,心情复杂。

除去留赞,徐盛是他遇上的第二个名将。按照古早的套路,王朗会散发出王霸之气,徐盛纳头便拜,归于麾下然后忠心耿耿。

但事实呢?徐盛想纳王朗的头……

我明明什么都没做,这特么好感度就已经跌到底了啊!

徐盛提着刀缓步靠近,一边龇牙冷笑道:“风波多起旷野中,你身处旷野,不怕风波吗?”

近距离打量,头戴赤巾的徐盛肌肉虬结,眼中暗含精光,浑身散发出猛兽一般的压迫力,偏偏龇着一口白牙,露出一个阳光开朗的笑容。

可能是因为敌意,徐盛给王朗带来的压迫感不亚于在庐江遇上的甘宁。

王朗知道这时候应该把架子给端起来,负手道:“我王景兴问心无愧,何惧风波?倒是你——徐盛!明明无冤无仇,为何要杀我?”

“你知道我?”徐盛脸上的惊讶一闪而逝,他拔刀在手:“今日是你的死期,可惜,我并不想让你死得明白!”

徐盛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王朗已经知道他的名字,那便留不得。

兰亭战斗一触即发,徐盛一声低吼,率先挥刀斩击!

这一刀挟怒而发,势大力沉,按照徐盛的预料,此招一出,王朗不死也要半残。

然而王朗丝毫不惧,悍然拔刀迎击,两人兵器狠狠撞击在一起,发出铮鸣巨响,震得地面的小石子都弹跳了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