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杨毅叫来赵强和孙亮,让他们给自己把车间所有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质量标准、设备操作规程、统计报表等文件复印一份。杨毅拿着这些文件,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对照熟悉,一周的时间是比较紧,所以杨毅利用所有时间在车间学习。
周日他开始回到正轨,像工作日一样,回到自己办公室。他花了两个小时,先把电池车间文件仔仔细细的学习一遍,然后到电池车间对照着各工序深入学习。和现场操作工、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中午在公司食堂打餐给阿秋送餐,与阿秋一起用过午餐后,杨毅回到公司在办公室打了一会盹。到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杨毅花两个小时把组件车间文件学习了一遍,然后到组件车间对照着各工序深入学习。然后和现场操作工、技术人员、质量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下班之前杨毅回到办公室,花一个小时时间归纳总结,制定第二天计划。就这样周而复始,一个星期的时间,杨毅从一无所知到又是了解,到熟悉所有环节。
熟悉了各车间流程、各生产工艺、各关键质量控制点、各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后。杨毅准备慢慢介入管理,他调整了以前的计划。前面两周先介入电池一号线和组件一号线,后面两周介入电池二号线和组件二号线。由浅入深,从生产管理到技术工艺管理再到质量管理最后是成本分析。
一个月的时间里,杨毅不仅搞清楚了各工序的关键点和控制点,也搞清楚了各工序的成本构成,所有的工序成本分布情况。这天他把赵强、钱波、孙亮、李平召集起来,讨论和梳理成本控制要点,制定降低成本计划。先从材料浪费开始,他们制定一个材料用料标准,根据工序不同、材料不同给一定的损耗系数。
材料标准刚刚一实施就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反对。因为材料标准要求根据每班的产量限额领料,不能多领,有的包装要分拆,大大延长了领料时间,增加了领料的工作量。而且领料周转过程要小心谨慎,发料要严格核对数量。因为领料时间长了,领料劳动量大了,而且部分工序因为材料不及时,而停产。工人怨言颇多,甚至有人闹情绪。搞得几个车间主任焦头烂额的,他们也想放弃了。几个人一商量,一起来找杨毅。
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样子,杨毅明白他们的想法。但是他不能直接命令他们,而是循序渐进的开导他们。于是杨毅问道:“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赵强:“领料时间太长了,车间要停工待料”。
钱波:“工作量太大了,大部分材料要分拆包装”。
孙亮:“材料发放要核对数量,也浪费时间”。
李平:“专人领料、发料人手也增加料”。
杨毅:“这样看来问题很多嘛!”。
赵强、钱波、孙亮、李平异口同声:“就是,就是”。
杨毅:“那你们什么意见?”。
四个人相互看了一下:“我们服从杨部长安排”。
在他们四个人看来,杨毅知道遇到这么多问题,肯定会暂停试用,另想它法。杨毅也权衡了一下利弊,现在做的都是基础工作,如果基础都没有打好,以后怎么提高呢。问题是暂时的,问题总归没有办法多。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积极解决。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这四个人的思想工作。
杨毅:“每年的行业展会和行业论坛你们有参加过没有?”。
四个人异口同声:“都参加了的”。
杨毅:“和同行有过交流没有?”。
四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杨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四个人都说:“肯定有的啊!”。
杨毅:“那你们主要交流些什么呢?”。
赵强:“就随便聊聊”。其它三个人也点点头。
杨毅:“有没有聊到公司发展?技术、质量、生产等情况?”。
孙亮:“其实展会、论坛就是老朋友聚会而已。”。
杨毅:“哦,你们都是这样看的?”。
孙亮感觉自己说话好像不是很恰当,但是确实说的是实话。
杨毅:“你们了解同行各企业的市场规模、生产产能、技术指标、质量标准、生产成本等信息吗?”。
四个人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杨毅:“你们在这里是想长期干下去呢?还是临时干一下,有机会就跳槽?”。
钱波:“我是想长期在这里干的哦!这里的薪酬福利待遇不错,领导也不错”。其它三个人也附和着。
杨毅:“那如果公司倒闭了呢?”。
四个人同时:“怎么可能?”。
李平:“公司是国营企业,集团很有钱,可以说缺啥也不缺钱。”。
杨毅:“如果公司亏损,集团还会支持公司资金吗?”。
四个人都摇摇头。
赵强:“公司亏损怎么可能?现在订单都做不过来”。
杨毅:“你们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吗?”。
钱波:“知道啊,初期、发展期、成熟期”。
杨毅:“恩不错,行业发展的初期主要是概念的提出、实验室成果、实验室转换成商业化生产;发展期是各种设备的更新、工艺的改进、规模的扩大;成熟期是设备、工艺、规模都达到极致,靠规模化、高效低成本来生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