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中率先应用。有评论称,这些“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巩固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结合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变化特点来看,专家学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求“进”主要体现在“高端化”“全球化”两个方面。
据知,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目前仅为15%,低于整体的渗透率。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多家车企确立高端化战略并研发产品。除最初进入市场的蔚来SUV和针对家庭出行需求打造的理想,目前市面上还有比亚迪仰望、高合等具有科技感的高端SUV,以东风猛士为代表的户外高端越野车,以广汽埃安昊铂、吉利路特斯为代表的颇受年轻人喜爱的时尚高端轿跑,以及以精英人士为目标客群打造的BeyonCa高端行政级轿车。
展望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未来趋势,业内人士认为,产品结构将更加细分,以期满足不同目标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高端车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奢侈品,最重要的是品牌、设计、CMF(色彩、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BeyonCa创始人、董事长苏伟铭说,在更多中国企业以创新驱动转型带动中国品牌高端化趋势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化发展势在必行。
专家提醒,高端化不是“价格刺客”,打造高端品牌重点在于“打造基于不同场景定位、满足差异化需求的高端产品”,要去打“价值战”而非“价格战”。
全球化方面,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张永伟等专家分析,车企“出海”路径中,“销地产”及技术合作等多元模式进入加速落地期。新的一年,全球化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线任务之一,而车企在海外销售产品时还应注重推进技术标准和品牌认知的输出。
如何“立”
“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要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多位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化是建立质量强国、品牌强国的重要抓手,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共同推动“稳中求进”“先立后破”。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浙江重点培育的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也是目前该省第五大产业。浙江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方曦介绍,2023年前11个月,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7%和6.9%。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新能源企业必须跨过绿色低碳转型的难关。”方曦介绍,浙江省汽车行业协会联合相关部门已完成电动汽车碳足迹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建立,引导更多行业企业加入绿色转型潮流。
他强调,浙江省汽车产业发展较早,且具有“全”的特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轻量化等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日前向社会发布。其中明确,初步在长三角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示范。
张永伟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变得越来越跨界,通过深度融合,促进内部联动与共同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地位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巩固。(完)
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展望新起点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 应妮)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1月6日至7日在京举行。论坛以“新起点: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包括主论坛、主题论坛、创意管理峰会、智库对话、青年学者研讨会等主题活动。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方方教授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高等院校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过去的一年里,文化产业研究院积极推动组建中华美学基因库与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联合实验室,顺利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的结项,积极扩大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的北大创新实践的应用范围,参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智库咨询和文化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表示,党的二十大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且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文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也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内涵。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也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在发言中说,文物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底气,科技力量是产业发展的动能,社会参与是产业发展的路径,文化交流是产业发展的使命。他提出要从文物资源中去挖掘、提炼、创造具有时代特点、适应市场需要、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优质内容产品、文创衍生品,打造中华文明标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教授指出,当代文化产业与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文化人的经济行为是直接相关的,特别是温饱解决和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以后,精神需求日益上升为经济行为的决策因素。他提出,在经济活动中要更加注重从人的全面需求来考量消费业态、产业结构和区域政策,更加注重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
论坛上发布了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起,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编撰而成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报告分总报告、行业篇、区域篇和专题篇4个部分,共收录了21篇文章,以“中国文化产业新变革”为主题,着重研究了2021-2022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崭新面貌与时代特征,围绕各具体行业门类的发展脉络与关注重点,对其现有状态与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不仅有对过往经验的观察、提炼与总结,也有对未来方向的探索、思考与支持。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创办于2003年,长期致力于在学术与现实的交融中洞察国际形势和国内趋势。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承办。(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