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安心调养身体。医道国手随时在偏房支应,前任御膳房总厨二十四小时留守灶边。药食同源,对方抓药,不出五日,濒死状的徐少卿改头换面,精神奕奕起来,太阳穴都鼓鼓囊囊。

钱是英雄胆,最治愈精神上的欠缺。孙天转手掏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塞到徐少卿怀里,让他踏踏实实的住,等着自己的安排。

半月后,几个文坛大家共同起草出一份《数祖论典》,明确指出徐少卿的那个远房族叔,并不属于亲属范畴。

紧接着,由吏部官方发文,彻查了一起科举匿名诬告案,同时对冤枉的徐少卿抱以歉意,恢复其清白名誉。

人嘴两张皮,反正都好使,全京都的说书先生不约而同开始连环报道,往日遭人唾弃的乞丐,摇身一变成了智慧、勇敢的化身,议论说飞遍街头巷尾。

“听说了吗?那个徐先生,可不得了,三岁识千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是神童呀!”

“嘿,我早就看他面相不凡,我猜肯定是天上的文曲星降世临凡。昨天我在酒肆听说,徐官人还有一身的好武艺呢!曾经一个人仗剑杀死十几个流寇,少年英雄半点都不假~”

“我这有最新消息,这位徐公子,出身于海东郡世家,是那位徐宏祖的表弟,这些年佯装落魄,为的就是体会世间冷暖,感悟穷苦百姓的生活。”

“哦~果然,跟我想的半点不差,奇人!奇人啊!”

这些铺天盖地的洗白宣传,出自孙府的幕僚策划,造势为主,管他离不离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百姓们最吃这一套。

这就完了?怎么可能!孙天出手,花活应有尽有,这才哪到哪?

正当徐少卿感激涕零,见到孙天就要拜为义父之时。孙天大手一挥,丢过来一顶乌纱帽。

一万两雪花银捐了个道台,官衔四品。

一千两买了个文坛巨擘的关门弟子。

......

有人捐官是为了捞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靠那月俸几十两能攒够?孙天则完全不一样,就是为了玩,就为了出口气。科举那条路别走了,太慢~

金钱铺路加上确有真才实学,不出几年光景,徐少卿完成了从地方到京都的多级跳板,摇身一变成了翰林院学士,同时任参知政事,前途一片光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