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自己年纪尚小,贾母必有诸多疑问,没想到她只是试了听诊器的效果,思索了片刻就答应了下来。

贾母笑道:“你先生自幼熟读医书,她既觉得可行,诊查一番总是好的。自你林妹妹来了之后,我见你便少与姐妹们玩闹,反而开始求学上进起来,我还以为你是不喜你林妹妹,找借口躲着她,今日方才知道你是关心你林妹妹的。我原是想等你林妹妹先安顿下来,过段时间再让你先生帮你林妹妹看看,没想到宝玉你这般心急。”

顾梦有些错愕,自己的那套说辞在行家看来,确实有异于现行的医学,同时从女先生的话里的语气,藏书楼里的医书她可能都读过,难怪先生会起疑,只是不知为何没深究,小蝶的问心没有得到这一讯息也有些奇怪。按照小蝶的说法,先生应该很早就来到了贾府,应该没有太多机会积累实践经验,不知为何贾母对她的医术如此相信,应该不止因为熟读医典吧。

见他没有答话,贾母以为刚才的话让他有些羞躁,知道他向来有些痴,便不再继续打趣他。

“鸳鸯,你带上这听诊器去钟先生那里一趟,请她明晚帮黛玉看诊一二。”

虽然不知道老太太是否考虑到晚上比较安静方便行事,才把时间定在明晚,他还是拆掉手绢和纸张,把听诊器交给了鸳鸯。

鸳鸯应了一声,便接过听诊器,出门去了。

顾梦看时间还早,便对贾母说道:“曾祖父和曾叔祖追随太祖皇帝追亡逐北建功立业的故事,孙儿听家里人讲了许多,近日我听人讲起说太祖皇帝曾言外曾祖父之于太祖皇帝,犹如萧何之于刘邦,孙儿很是神往,老祖宗可否同我说说我外曾祖父的故事呢。”

没想到孙子突然提起自己的父亲,贾母怔了片刻,看着眼前子侄辈中最像自己丈夫年轻时候的孙子,眼神闪过了一阵恍惚,似是那些岁月太过久远,亦似是在努力组织话语描述那些,自从嫁到贾家变成贾家人之后,只能是午夜梦回才能变得鲜活记忆。

贾母愈发慈祥地看着孙子,满是喜爱之色,开始缓缓讲起了她已故父亲,故尚书令保龄侯史公的旧事。

顾梦认真得听着,总结了一下。史家是从前朝开始就是金陵的世家大族,史公是旁支,虽然家境不甚富裕,却也衣食无忧。

他天资聪颖,得到了族里培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也多有涉猎,只是当时乱世之兆已现,前朝朝政腐败,天灾频发,而群臣却不思赈济灾民,只顾相互倾轧,争权夺利中饱私囊,民怨逾加沸腾,叛乱四起。

官场环境太过恶劣,无力回天,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出仕,而是选择在金陵书院教书育人,他的才学得到了山长的赏识,把女儿嫁给了他,也就是贾母的母亲。

也是在书院中,史公结识了前来求学的先祖皇帝,因为避讳贾母并没有多讲。

多年之后因缘际会,太祖皇帝乘势而起,第一时间就写信招揽史公,但是当时金陵还在前朝朝廷的控制之下,因为顾及家小的安全,虽然十分看好太祖皇帝,仍旧婉拒了,这也是他后来未能获封国公的其中一个原因。

只是以书信帮太祖皇帝分析了天下大势,给出了战略方面的建议。

待到太祖皇帝的义军打到了金陵城下,此时史公已经成为金陵书院的山长,金陵城各大世家子弟大多数曾是他的学生或者同学,他出面说明利害,免去了一场苦战,同时给义军补充了大批行政方面的人才,大大稳定了义军后方领地。

在那之后史公就加入了太祖皇帝的义军,为太祖皇帝出谋划策,不过他却行事非常低调,不揽权也不居功,同时不论亲疏维才是举,太祖皇帝想给他封官,他用戚继光的“封侯非吾愿,但愿海波平”表面心迹推辞了,只愿作为一个谋士。

没想到太祖皇帝更为看重他了,时常向他请教,把自己孩子们也交给他教导,知他看重子孙教育,让贾母的兄弟也作了伴读。因为平时在外面史公都是不显山不露水,建立新朝之后,太祖皇帝顶住朝野压力坚持任命他为尚书令,史公这次没有拒绝,也不敢拒绝,也想为这个历经磨难刚刚得以喘息的国家做些事,所以这次他接受。

他上任后,花了五年时间帮太祖皇帝控制住了局面。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天下慢慢太平,太祖皇帝终于找机会封了他侯爵。

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时候,每次都带着史公一起。驾崩之前,更是赐婚,把贾母嫁给了贾代善,赏赐了极多的珍贵的宝物作为贾母的嫁妆,以示对两家的恩宠,原本这样的联姻是皇家非常忌讳的事,尚书令相当于宰相,掌握朝政,贾家这边又掌握军队势力,如果有异心,天翻地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史公、宁国公、荣国公很明智的相继告老辞官,弄孙含饴,颐养天年。

后来先皇登基,又把军权给了崭露头角的亲信贾代善和贾母的两个兄弟。

当然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很多她自己年轻时候的事情。

这一讲就是一下午,从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回过神来,故人不在,同时毕竟年纪大了说了这么久也有些疲倦了,贾母精神从兴奋转向低落。

顾梦见状,忙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封侯拜相,同时又能明哲保身,外曾祖真是做到了天下读书最想做的事,真让人神往。”

贾母见孙子似乎开窍了,对读书一事多了几分感兴趣,心情也重新好了起来,和他说起了学习上的事情,让他多向先生请教。

于是顾梦把他前天和女先生说的话,又和贾母说了一遍,只是略去了盛宴必散这些话。

贾母大为欣慰,但是似是又想起了什么,说道:“宝玉你知道读书上进自是极好的,只是一定不要太累了,你还小,容易坏了身体。特别是晚上,切不可多看,以免坏了眼睛。”

说完不放心,又和李嬷嬷交代了一番。

晚上,顾梦用{心有灵犀}和林黛玉说了今日之事。

【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我原本想等你兴冲冲得拿听诊器过来帮我听诊,再给你上一上这守礼的课,再过一过这长姐......

长姐的瘾,没想到你想通了,知道这事要找人帮忙了。】

【好吧,你喜欢就好。

小蝶,你可是想念了这一世的弟弟了?我听人讲他...】

好一会儿之后。

【他才刚学学会说话,每天跟在我后面,拽着我的衣角,奶声奶气得喊:“姐姐,这是什么啊?”“姐姐,小宝好喜欢你啊!你喜欢小宝吗?”“姐姐,你陪小宝玩好不好?”“姐姐,你会一直陪在小宝身边吗?”,可爱是很可爱,我也很喜欢他,只是有时候实在是太粘人了,弄得我常常想看会儿书都不行了,有一天他让我带他捉蝴蝶,而我想抓紧时间把手帕绣完,却被他烦得不行了,我让他安静一会儿,他却还是不听,我以为他只是好奇爱玩,我就把他赶出房里,关上门。他拍了一会儿门,就自己走了。我不放心,偷偷打开门缝看了看,见有丫鬟跟着,便安心继续刺绣。没想到没多久,突然听到丫鬟惊叫:“快来人啊,快来人救救少爷!”我吓了一跳,还以为弟弟他落水了,赶忙冲出房门,寻声赶了过去,家里的下人也都神色慌张的往花园赶,等到花园发现母亲已经在了,查看过弟弟的情况后,虽然她同样脸色煞白,却镇定地吩咐乱做一团的下人们赶快准备去安济坊的马车,便抱起弟弟往外院疾走,同时让人通知我父亲,我看到弟弟嘴里一直喊着胸口疼,整个脸呈紫色,身体不住扭动,两只手却死死的对捧着,到了外门,马车已经停在门口,我原本想跟着上车,母亲却没让,这时弟弟似乎是好了一些,脸上的紫色也淡了许多,还晃了晃捧着的双手,得意对我笑了笑,我舒了一口气,但是想到他那有些发紫的脸色,心又悬了起来。我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远。后来我听病危的母亲无意识的念叨才知道,他手里的是蝴蝶,他见我准备绣条蝴蝶图案的手帕送给母亲作为生辰礼物,他不会刺绣所以就准备抓一只真的蝴蝶送给母亲,在马车上他完全忘了自己生病的事,兴冲冲的想把手里的蝴蝶送给母亲,结果发现自己捂得太紧,把蝴蝶都捏碎了,顿时大哭起来,结果病又发了,这次病发更猛了,没能坚持到医馆就去了。母亲因为内疚和思念,心思郁结,茶饭不思,药石难医,在第二年也去世了。我时常在想,那天如果我不是只顾着秀手帕,而是帮他一起制作送给母亲的礼物,那会不会弟弟和母亲至今都能还活着。】

【小蝶,这不怪你的,我们不能拿世界的无常来折磨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相信你的弟弟和母亲都能感受到你对她们的爱意,她们是带着爱和被爱离开这个世界,这就够了。更何况也许,也许她们也像我们一样在另外一个世界开始了新的生活。】

【还说我呢,你自己不也是一样,上一世我在的时候,可从来没见你对医药特别感兴趣,女朋友都没有再找一个,还和能带来噩梦的玉坠纠缠了整整八年时间。答应我如果明天我真的检查出来心脏病,如果有一天,我比你早离开这个世界,你答应我一定不要折磨自己,在心里给这份爱意留个地方,然后遇见新的爱人,开始新的生活。如果你遭遇不测,你应该也希望我能这样吧?】

【不想.】

【嗯?你不想我过得开心吗?】

【我当然希望你能认识新的朋友,活得开心,但我不希望你交其他男朋友。】

【哈哈,好吧,就算你想,我又如何能再找到一个和你一样同我正真意义上心意相通又体贴的人呢。】

【对了,你有把我给你写的药方给女先生,让她帮忙把把关吗?】

【当然还没有,而我又不像某些人那么会编故事哄女孩子。】

【嗯,就是特别能把男孩子骗的团团转,特别是我。】

【不和你贫嘴了,我想也许可以借着明天的机会,向先生请教,只是不能再以在藏书楼找到秘方的借口了,想想办法呗。】

【你对女先生用过{问心}了吗?】

【没有啊,你也知道这个技能对单个人每两个月才能发动一次,不然会受到对方精神干扰,同时引发莫名敌意。而女先生关乎科举这个出路的成败,自然不会单单为了收集普通情报就轻易用掉。况且每个月也只能使用五次,这个月已经用了四次,要留一次备用。】

【这样的话,可以等医生诊断完毕,吃了先生开的药,若一段时间后若疗效不错,再以此为契机,说因为家里弟弟和母亲相继病逝,父亲和自己的病又总不见好,家里的医生水平着实有限,故父亲曾托人收集了不少医书,父亲和自己也都看过,但终究不专此道,不敢轻易用药,此番担心父亲的病情,所以想请先生评判一下药理,这样就显得合理一些了】

【如果要对症下药,看诊很重要,如果她和我父亲见面聊起医书一事不是就穿帮了嘛?】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之前不是有提到疯疯癫癫的癞头和尚嘛,就推说有一日,他突然又出现了,怜你痛失两位亲人,借了本医书给你三天时间,说记下多少,记下什么全看缘分,并让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对外透露这件事情,而等时间到了,书果然不翼而飞。因为怕再失去父亲,你重点背诵了肾病方面的记载,你只记得书名叫“聊复集”,还有和肾病有关的内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