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带着运输队用箢箕挑来一担担黏土,刘瓦匠一家四口开始挑选里面的料浆石和其他杂质,并要求在挑土的时候就要清理这些东西。

用箢箕挑到平整好的土场,倒成像种地样的一条长条,日晒雨淋,隔几天翻一翻,释放紧密的结合力,其实就是让土风化。

同时在刘瓦匠的要求下,村里有现成的人手和砍来的竹子,再现场编织稻草帘,不到一个时辰就在选定的地方搭起了一个草棚。

草棚搭起的后,又抬来村里的夯锤,将草棚里的地面夯实。

将晒好以后的土,拢到棚子外面的硬地上,铺成大约一尺厚的一大盘,直径约三丈左右。挑水泼透,然后牵两头条牛转圈“炼”泥。

转的时间长了,牛的脚印有了规律,牛脚落地的地方变化不大,起不到“炼”泥的作用。刘瓦匠招呼“炼”泥的大儿子用铁锨铲泥把牛脚印盖住,或者改变转圈的方向,提高“炼”泥效率。

“炼”一盘泥费了半天的时间。刘瓦匠“将地上的熟泥用手抓起来捏不变形,就像家里过年的时候打好的糍粑一样。

泥巴“炼”好以后,刘瓦匠就安排村里壮劳力驮泥巴到瓦棚里面。刘瓦匠小儿子用钢丝弓的一头扎进泥巴里面,扎到底,用一只手按住这一头为轴,另外一只手握住另外一头沿地面旋转大约九十度再提起来,一坨泥巴就割好了。

然后,刘瓦匠小儿子抱起这一坨泥巴,放到驮泥巴的人背上,沿着瓦棚里面的柱子堆成圆台型。驮泥巴的人有的打赤膊,光脊背,有的垫一块者湿布在背上。光脊背驮泥巴,皮肤上面的泥干了以后会收缩,扯得汗毛痛。

刘瓦匠开始做泥墙。泥墙的长度就是四片瓦的长度,做瓦坯一次做四片,宽度与瓦的高度基本一样。

然后把套好纱布套的瓦筒子放在转盘上,刘瓦匠老婆早已将水盆里装满水。

刘瓦匠用割刀割出泥带,用双手平端着泥带竖着围放在筒子上。用瓦抹子把泥带的一头沾水拍压成45度的坡口,用抹子压着泥带转一圈,让泥带紧贴瓦筒子。

用抹子把泥带的两头结合在一起,压实压平接起来,左手扶住瓦筒子慢慢转着,右手用抹子把泥带沾水从筒子下部用力往上一道一道挤压抹光,抹光以后用抹子轻轻压在瓦筒子外面转一圈把抹光的时候留下的道印抹平。

接着用划针紧贴着瓦筒子转一圈,取掉划下来泥巴丢到泥堆上。

提着做好瓦坯的瓦筒子出去放在场地上,稍微用力拆开瓦筒子向里面卷小,从瓦坯筒子里面轻轻抽出瓦筒子,最后再用两个手指头从瓦坯筒里面捏住纱布套的下圈口轻轻取出纱布套

瓦坯晒干以后,用两个手掌在外面轻轻向里一拍,四片瓦坯从有筋的地方断开,四片瓦坯就做成了。

瓦坯做成了,接下来就得做瓦窑来烧制。

刘瓦匠用已经晒好的土砖,建了一个内径大约五米,深大约六米,在离窑底大约两米高的地方有一个圆弧的穹顶,穹顶的圆周每隔一尺向窑壁伸出一条腿支撑穹顶,腿的宽度就是瓦的宽度。

穹顶是圆型的,中间留有平均分布的直径大约五六寸的火眼。穹顶的下部是火堂,上部是装瓦的窑。火堂向南边开有一个大约一米宽一米五高的火门。

装窑的时候,第一层把瓦坯大头(划有两道浅槽的一头)朝上整齐竖着放在穹顶腿上,穹顶上用四五块瓦围绕火眼竖着相对或者相背排列。

第二层第三层往上每一层火腿上的瓦都要相互错开一点,让火腿之间的火道慢慢变窄,在穹顶中间也是一样用瓦围绕的火眼往上逐渐缩小。不管是火腿之间的火道还是火眼,都不能堵塞,要一直通到窑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