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弟,你今天又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再过来?”
文君捧着一碗饭坐在医馆内坐诊的位置上刨了两口,盯着旁边安安静静看书的姜明许久,奇怪的打量几眼。
这几天都是雨天和阴天。
姜明反应来,慢慢的放下手里的药书。
脑海里回想着王氏的变化,现在的王氏比起以前要精神很多,尤其是自己出现在王氏的视野中时,她总是会朝着自己露出微笑,可这种感觉让姜明有些毛骨悚然。
每当想起那天王氏抽筋发疯的样子,顿时产生有种她还是人的错觉。
会笑会哭有情绪,可不就是人吗?
姜明放下书后,看向坐在凳子上抖腿的文君,嘴上还沾着猪油,口中还咀嚼着饭菜,想着王氏此时家里估计也做好饭菜后,合拢书便起身。
“今天不打算陪师兄几个了?”
文君咽下肚,说完又刨了两口。
“有人等着我回去吃饭呢。”姜明笑道。
“要不你还是搬进黄府吧?还有几个大院空置着没人住。”文君吃完提议着,“看你每天从医馆待一天又回去,还是干脆的直接住在师父的家中吧?
这样也方便,平时你有什么医书上的问题坐诊医馆的师兄都可以给你解答,省的你摸不着门径浪费了精气神,怎么样?”
姜明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医书婉拒了,“家里有个女人还等着我回去呢,我不回去的话,她生气起来了城里都要乱的。”
文君立马想到了姜明家中的女宗师,随后继续的刨了两口,腿也不抖了,安安心心的吃饱肚子不去掺和多问师弟的家事。
“那好吧。”
他也不再劝阻了。
姜明见到文君专心刨饭的动作后,微微叹息声便转身离开,刚走出大门便有一大娘拉住了手,直勾勾的盯着自己说,“姜小郎君要不要妻子啊!”
这大娘是前些天来看病的,机缘巧合下,当时医馆人多姜明便负责接待她,将她引至一边位置上闲聊了两句。
大娘是开县本地人,姓苏,是个大姓。
只不过因为别人都叫大娘苏娘子。
丈夫是个卖工具制品的,姓王,两人有个大儿和小女,大儿在青竹帮当几人的领头,小女已经嫁去了外地,听她讲是富农家,总体来说,姜明认为大娘一家也算是不错的家庭。
“大娘,我爹娘不知我可不敢应啊。”姜明立马难过起来。
苏大娘见状也松了手,一时也找不到缝继续填补。
这世道还是那般的思想禁锢,姜明每当有妇人开口有意说媒,只要姜明搬出“父母之言,媒妁之名”立马就能堵着她们的嘴,可见此思想的根深蒂固。
姜明心底也清楚,大家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现在是黄老太第九个徒弟起了说媒的心。
但凡只要是一技之长的学徒都是吃香的,更不用说开县最大医馆的黄家了,其学徒身份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否则,黄老太也不仅仅在此之前只有八位徒弟了。
盯着还没找到话的大娘,姜明也不再等待,立即行礼请辞,颇有一副繁文缛节的学生样貌,双手恭敬,微微一躬。
“大娘,后生就先走了。
家里还有人等着我回去吃饭呢。”
姜明轻浅的开口,眼神放低,给足了大娘面子。
大娘见姜明这般作态,立马激动的伸手将姜明扶起来,拿着小扇给面前的小郎君吹风,高兴的说道:“姜小郎君,那你就先回家吃饭吧,家里人确实重要,可不要让家里的爹娘多等了。”
她并不知道姜明的情况,误以为是回去陪爹娘吃饭。
“好。”
姜明不曾解释,立马转身抬脚跨过门槛扬长离去。
身后的苏大娘望着姜明挺拔的身姿越发的喜爱了,嘴上喃喃着,“可不能让那几个贱婆子给姜小郎君说去了,我那侄女从小命苦,长得清秀,若有机会……”
后续苏大娘并没继续,而是望了许久,直到反应过来自己是来买药的后,才恍然大悟的转身走向早早吃完饭开始拨算盘的文君。
闲着无事的文君正在按着今日的出库药材算今日的利润。
可当见到有人影子上前,也不忘停下手,继续拨算盘边。
算盘上嗒嗒作响,文君也不忘自己的身份,慢悠悠的问着。
“看病还是取药?”
“取药。”
大娘伸手到衣袍袖口取出几十钱。
“什么药?”
“五味补气汤。”
“二十钱。”
……
等到姜明走到街上,并没有太多的人认出自己。
绝大分普通人基本上每日都要为了生活奔波,即使酒楼发生的事情当时在开县传的沸沸扬扬,可这件事也隐去的很快,这段时间姜明基本上听不见谈论宗师之事,反而归于平常,街头议价声层出不穷,客流量也是络络不绝。
很快姜明便从医馆出门的黄正街转道进去了小巷,巷内流动的人群变少,这里是最近的近路,姜明这几天回家都走这儿。
这段时间天气并不好,但王氏却可以在白天自由的行走。
不知为何,姜明现在基本上见不到最开始王氏那般的癫狂模样,即使自己长时间离开似乎也不会让王氏失去理智。
姜明以此推断,王氏由于境界的精进逐渐可以控制内心想要杀人取走精气修炼的本能。
走在路上的姜明伸了个懒腰,计算着自己目前的进度。
所学的药书暂时还有一部分没有记忆住,即使自己每天早出晚归泡在医馆内,老老实实的帮着师兄们捡药、煎药和配药,其中熟能生巧的知识却少之又少。
姜明也不心急,目前情况来看最起码明年自己是可以过关不用抄药书的,甚至还可以提前学习很多其他的处方和药草图鉴。
这段时间内,姜明并没有瞧见黄老太的身影。
倒是听文君几个师兄说,师傅最近在后院内准备炼制气血丸。
气血丸,黄家医馆半年一次,一次炼制千余,也就是五百两白银。
后续姜明才知道,黄家除了最赚钱的练武丹药产业,还有药材种植和布粮的产业链。
其中的药材种植则是以黄杞夫人,也就是姜明的嫂嫂,江姓,全名为江月,如今称呼“黄大少夫人”、“黄夫人”或者“江娘子”。
初闻这位嫂嫂时,姜明十分意外,因为整个黄府的财务大权都在其女一人手中,至于自己的师傅和便宜老哥主打一个躺着数钱。
师兄们说,自从嫂嫂入住黄府成为大师兄夫人以后,他们的月钱才有现在这般高。
可见其手段和智慧,姜明也不得不佩服黄杞这便宜老兄是怎么找到这般女子的?
靠脸?
这是姜明唯一想到的可能性,毕竟这便宜大哥挺帅的,鼻梁挺拔,眼眸如星,眉如剑笔,身高七尺,身躯挺拔如松,站在自己跟头比自己要高半个脑袋。
换算过来自己这便宜老哥身高可是两米多,着实的无语。
可以想着黄家富庶,黄老爷身高也有七尺有余,并且师傅还懂医术和治理,索性也不觉得黄杞身高高奇怪了。
姜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短发,回想起黄杞扎头冠的模样时心有所想,不禁好奇自己头发留起来会是怎么一番风景。
此方修仙界的凡人也有人留着短发,只不过短发并非姜明这般,大部分还是会戴个儒巾、帽冠之类的装饰物。
对此,文君这八师兄偶尔会调侃自己是才还俗的和尚。
姜明也会反击文君,笑话这八师兄颇有游说之能,嘲讽他牙尖嘴利。
很快,姜明便走过了一字街道。
一字街道并没有黄正街热闹,但出来逛街的人群也不少,这里的商贩大多数都是做些小本生意,卖蔬菜、瓜果、猪肉、河鲜、小物件、豆腐类加工品的复合型菜市场。
相对于黄正街逛街的人群,一字街的人群更加的朴素,身上的衣物与黄正街的人有着很显目的差距。
贫穷的人们总是会不断将旧衣缝缝补补,一年也不一定可以换上新的衣裳,只能勉强度日,过着饿又饿不死,富又富不起的生活。
“但愿明天是个好天气。”
姜明走在一字街上,偶尔的腥臭味着实让他难受的蹙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