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熊形殉人,端坐在一张特制的大椅子上,指挥着几个人类干活。
几个人类看着都很年轻,有些明显是小孩子的模样。
他们在鼓捣着各种配件,一边专注着手上活,一边还得分心留意来自熊人的指令,显得每个人精神都很紧绷。
这是一个修理机车的土作坊,不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机械零件、轮胎之类的东西,像极了在地球时见过的某些乡镇小微企业(黑作坊)。
几个人类都是为首的“熊师傅”的学徒,他们有的来自本村,有的来自隔壁村。
“熊师傅”实际姓范,须发皆白,年纪不小。看得出来,他属于比较严厉的老师傅,对学徒手上的活盯得很仔细。
学徒们学得也比较认真,在这里,机车维修称得上是比较中高端的手艺,十里八乡内能揽这活的人都没几个。范师傅也不藏私,该教的都教透,还会给学徒发例钱,有时候还管饭,师徒(劳资)关系算是比较和谐。
范师傅看到有生人进门,起身打招呼,学徒们也抬头看看,但都没有停下手上的活。
得知他们在做的事情后,几个人都很吃惊,这世界还有摩托车?!
既然有摩修业务,自然就有摩托车。
他们都知道,这个世界的科技曾经很先进,比地球还要先进不少,但不是已经断绝、衰退了吗?
这摩托车是战前还是战后的东西?是新物件还是老物件?既然有摩托车,那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是不是也有,比如炼油、冶金、化工啥的?
徐镭将几人的疑问汇总,操着已经有点熟练的本地话与范师傅交流起来。
范师傅虽然不解这几个客人要问这些东西,但他也是个朴实厚道的,捡着自己了解的东西给他们说了一通。
原来,这所谓的机车或者说摩托车,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新物件,据说是隔壁的紫河东路搞出来的。范师傅告诉他们,在过去,“大炎也有过这种烧油的车”,只是后来就很少见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都是他阿爸跟他说的……另外,这些机车很抢手,据说紫河东路的响马们都不骑马改骑这玩意了,近几年才传到紫河西路来,隔壁的白马镇,那支凶名赫赫的猎狐队,就是人手一辆。范师傅还说起了自己的技术来源,他们这一支殉人,在大炎时就是匠人世家,常年与各种精密的器械打交道,可以说是手艺传家,前几年摩托车造出来后,他偶然间得到一次观摩的机会,还亲手拆装了一遍,然后,他就会了。后来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别的又做不来,索性在家里搞起这门营生。
听了徐镭的转译后,几人进行了一番总结分析:
这里的摩托车是新物件,但是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东西,属于后人推陈出新之作;
紫河东路,相比他们所在的紫河西路,在产业发展上可能已经走得更远、更发达,已经可以造出广销各地的机车产品,有配套的产业链(可能不完善)。他们已经搞清楚,紫河西路的路,是一种行政区域单位,地位相当于华国的省或者自治区;
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正在一点点复苏,不过距离全盛时期还很远,整体可能接近华国二十世纪初的水平,即一穷二白,工业化生产零零星星,手工业占绝对地位,好在祖上真的阔过,知道富裕发达是什么样子……
四个人离开范师傅的小院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宋祥云甚至萌生了想买辆本地产的摩托车耍耍的念头。
想象自己,胯下骑着异界产的摩托,背上背着刀,腰间别着左轮手枪,驰骋在异界的大马路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正当他还美滋滋地幻想时,不远处、村口传来似曾相识的机械轰鸣声。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一队机车族,大概十来个人,堵在了村口。
他们行动整齐划一,清一色的气质彪悍,一看就来者不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