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思齐十五年九月初十寅时

我朝立国不过百年,军费就开始拮据。

跟历朝历代相比,这缺钱的速度算是快的了!显示我朝的税收可能出现问题,有短收、缺收的情况;要不就是御史失职,让朝廷花钱太无节制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北境开始用兵,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克扣军饷之事时有所闻。

第一个被克扣的:就是返京待职的将士,理由是他们对军队毫无贡献。

被称夏将军、正准备拿刀将兵部员外郎范小兵割喉放血之人,正是返京待职的其中一名军官。

他全名叫夏继权,原是福建总兵辖下的一名游击将军,三年前因总兵贪墨军饷而受牵连,虽未获罪,但却也被拔去职务,返京等待新派令。

由于旧的职务已撤除,新的职务尚未指派,因此形成一段空窗期,虽非出于自愿,但却也真的毫无建树可言,遂成了第一个经费被砍的对象。

如今夏继权在京等新职务,一等就是三年,家有老母及妻小五人,全靠以前的积蓄支撑,京城里的吃、住等负担又重,且为了能早些被重新任命,也不得不拿钱疏通,结果就是坐吃山空、负债累累。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京城等派令,吃老本愈久,亏空就愈多;就愈需要被派去一个有油水的地方,好填补亏空;但也因此需要花更多的钱去活动,结果亏空就更多。

想要填补亏空,却反亏空更多。

像夏继权这样一步一步坠入无底深渊的将士,在京城少说也有千八百个,大家从刚开始的不在乎、到笑不出来、到愁眉苦脸、再到每天喝得烂醉、不敢回家面对妻小,全都如出一辙,无一例外。

返京待职的军官,其实你只要看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知道他已经在京城待了多久?

你还笑得出来吗?那表示你在京城待得还不够久!

无人能逃出这个恶性循环。

大家不是没有挣扎过,许多创新、具有洞察力的兵法,都是在此时提出的。

每个人为了被看见,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天天上书兵部、中枢院、甚至是皇上,提出各式各样的主张,语不惊人死不休,其中许多固然不值一哂,但却也不乏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创见。

无论如何,大家除了拿钱疏通,也希望能拿出真本事,让朝廷注意到自己的才能,及早外派出去,一展所长。

由于国家最近在北境用兵,因此,如何能打败鞑靼人?战胜他们快如闪电的战术?遂成了显学,人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二套克敌制胜之法,以吸引长官的注意。

夏继权也不例外,他把鞑靼人的战术做了一番彻底地研究,认为前一次北境大败,就是企图以快制快,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能不败?

他认为:唯有拖慢鞑靼人的速度,或是至少让部分人慢下来,方能有胜算;因此,不论是炮阵地的布置、弓箭手的排列、或是骑兵的组成、步兵的出击方式,都必须以拖慢鞑靼人的速度为最高指导原则。

只要能让鞑靼人慢下来,就有打赢他们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看法一直被认为是在向敌人示弱,等于还没开打就先认输,因此始终无法被采纳。

“他快我们就要比他更快才行!”多数将领认为应该如此,燕王亦认为应该如此才对。

范小兵原本一直帮夏继权往东南方、或是水师的职缺活动,却始终无法成功;直到听了夏继权北境用兵的想法,范小兵灵机一动,觉得利用皇上五十岁生辰,举办阅兵的机会,朝太子身边下手,或许能另辟蹊径,杀出一条生路。

虽说太子禁止参与政务,不过,阅兵这样的活动,并不牵涉决策,太子还是可以参加的;且太子可能是所有王公大臣中,对新战略、新战法会最感兴趣的一位;夏继权北境用兵的构想,可能只有太子愿意一听。

若能获得太子的青睐,有朝一日,待他复出,或许就能获重用,这可是一步登天的大好机会,比外派去那里都强上百倍。

于是好说歹说劝得夏继权及其兄弟们,变卖手边仅存的家当,筹得一些银两,作为收买兵部官员,安排参加阅兵之用。

其实以夏继权他们的官阶、还有那点钱,想参加皇家的阅兵,根本是异想天开,而之所以能获准,主要是因为今次的阅兵,始终透露着古怪。

以往举办阅兵活动,总是挤满了各路人马,想要秀一秀自己的战术构想,以及实兵演练的成果,所以参加的门槛相当高。

谁知今次的阅兵竟乏人问津,久久等不到人来报名,就像有人下令:通通不准参加一样,逼得主办官员还需四处去央求人来帮忙充充场面。

范小兵虽觉有异,但也不知问题出在何处?

他心想:这可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有人想要表现,有人需要人来表现,自己在中间又有油水可捞,因此,虽说事情透着蹊跷,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大家转运了,准备要翻身了,遂积极安排促成了此事。

孰知竟会碰上皇帝不露面、太子遇刺的倒霉情况。

范小兵有苦说不出,夏继权更是万念俱灰,心想无论如何要给弟兄们一个交代,杀范小兵势在必行,但自己恐怕也因此难逃一死。

就在夏继权准备动手之际,突然听到一些异声,因此,他大喝一声:

“甚么人?出来!”

只见一男一女分别从不同地方连滚带爬地出来,并跪在地上哀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