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行人乘坐驴车,踏上了前往四团村的路途。
过几天县里放榜,会专门有人来通知结果,众人也就没有在县城多待。
“爷爷,奶奶,娘......我回来啦!”
目睹一家人在屋内忙碌的身影,即便是高氏正抱着妹妹,也不忘在一旁指导老太太和二婶制作芒硝。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杨兴,眼眶瞬间湿润,激动地大喊着,冲进了院子。
“兴儿考完回来啦!”
“咋还哭了,是没有考好吗?”
“别哭,第一次考试而已,你还年轻,到时来年再考,咱家支持你。”
杨兴擦了擦泪水,开心地回道:“爷爷,我是看你们在家辛苦才哭的,我考的很好,过几天县里放榜,你们就知道了。”
老爷子疑惑的看了眼杨兴,又转头看着旁边拴着驴的杨父道:“兴儿,大郎,发生了啥,你俩说下?”
“爹,你还是听兴儿的,等过几天放榜就知道咯。”
...............
话说另一边,县城阅卷处里,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太和县陈知县坐在案牍,将教谕、训导和书吏初选出来的考生文章进行最后的审核。
知县的选拔出身,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并不一定要求必须是进士出身。
如明初也有其他途径如贡生、国子生、举人等途径可以成为知县。
但到了明中后期以后,举人、进士人数越来越多,不是进士就很难直接当知县,特别是当一些重要地方的知县。
太和县地理位置重要,朝廷重视,安排的陈知县,自然是进士出身,八股文的水平不用多说。
参加县试的考生大多都是水平都比较低,基本具备一些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就能参加。
陈知县审核这些考生的文章看似很简单,得心应手,但看的多了也会让人失去兴致。
今年县试有四五百人参加,经过五场考试筛选后,虽然淘汰了不少人,但剩下的文章水平还是参差不齐,鲜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之作。
五场下来,也就只有前面四场,一个叫杨兴的考生所写文章是非常满意,陈知县很好奇此考生是何人。
县城书院和各个知名私塾里,出类拔萃的考生都认识,唯独杨兴从来没有听说过。
出于爱才之心,一直都是打的第一名。
最后翻找看到杨兴的文章,竟然爱不释手,不自觉跟着文章读了起来,看着这小成的行书,让人浮想联翩。
看完之后,陈知县笑呵呵的小声说着:“此子的学识很有希望过乡试,如若再练习几年,定能中的进士,看来放榜后,要认识一番。”
到了傍晚时分,所有的文章审核完成,从今年参与的考生中,点选了童生四五十余人之多,基本按照了十取一。
然后一圈一圈的把名次写上,圈分内外两层。
写好之后就叫来书吏拿着所有的试卷前去封存,陈知县让其通知三天后发榜。
人在哪里都有江湖!
当书吏忙完工作走出衙门时,就有衙役上前嘘寒问暖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关系很好。
书吏看着衙役:“这次第一名不可说,不是县城人士,提早准备吧,到时好去讨个喜钱。”
衙役笑呵呵的回道:“谢谢周书吏,我回去提前准备好马匹,在下告辞。”
...............
三日后,县衙大门口围着成千上万人,都在等待着放榜。
太阳升起,卯时正刻,县衙大门打开,走出两排衙役和吏员,文吏手捧榜单走到榜墙上贴出。
三五百人一哄而上,在榜单上寻找熟悉的名字,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喊着自己中了,未来有机会拿秀才啦,可以面见列祖列宗,不知道的还以为真过了秀才。
也有十一二岁的孩童被安慰着明年继续来过。
当大家看见榜单上第一名时,都在互相询问着是否有人认识。
“中了中了,杨公子是案首,我要赶紧回去告诉掌柜一声。”
众人听到有人认识案首,都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小子,你掌柜认识?”
“是啊,杨公子还在我们店里写了两首诗呢!”
“不跟你们说了,我要赶紧告诉掌柜一声。”
一个穿着店小二衣服的青年拔腿就跑走,当来到布店门口前,大声喊道:“掌柜的,杨公子中了,是案首。”
王掌柜听到激动的跑出来问道:“谁是案首?”
“是杨公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