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国都。

邯郸檀台宫。

原本安静肃穆的大殿,此刻因为朝臣们的争论声,显得异常的热闹。

端坐在王座上的是赵孝王赵丹,他今年不到30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此刻的他正眉头紧锁地注视着大殿中央的老者。

王座下的大殿两旁,端坐着两排身穿朝服的大臣。

正中间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大声说道:“大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秦国使臣正在殿外等候,此刻正是我方将士撤出长平战场的最好时机!”

老者正是在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他的意见在赵国大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国言之有理!”赵胜刚说完,大殿中的大臣们都开始纷纷响应。

赵孝王却心有不甘,“相国,目前长平战场上的形势还未见分晓,如此匆匆就与秦国议和,寡人认为甚是不妥,况且我军一旦撤出长平,那上党郡岂不是拱手让与秦国?”

“大王所言差矣,上党郡本就不是我赵国的土地,此次长平之战也是上党郡守冯亭的驱虎吞狼之计,而且臣听闻秦国已派出名将白起前往长平,我军恐难以取胜,若是战败则赵国危矣!”此刻出声的是赵国上卿蔺相如,他对赵括率领赵军击败白起率领的秦军,不抱任何希望。

“对啊,大王,秦军势大,且有名将指挥,我军恐难取胜啊!”朝臣们纷纷叫嚷起来。

此刻,赵孝王手中紧紧地攥着一张布条,不为所动!

这张布条就是前一段时间里,赵括飞鸽传书里唯一的一只到达邯郸的信鸽,小小的布条只写了八个字“不要议和!不要议和!”

这时,一个内侍走了进来,“大王,马服君赵奢请求上殿面见大王!”

“赵大人不是卧病在床吗?”大臣们议论纷纷。

此刻,平原君出列答道,“大王,赵大人旧病在身还是不要让他上殿了,待他病愈之后再为国操劳也不迟!”平原君此刻觉得赵奢身为赵括的父亲,必是站在儿子一边,所以尽量阻止他表达意见。

赵孝王也有了同样的想法,身为父亲,支持儿子,岂不是理所应当?

“相国所言差矣,赵大人虽然病重,但头脑还是清醒的,还是宣他进殿吧!”赵孝王决定道。

“宣马服君赵奢进殿!”内侍喊道。

“老臣赵奢,见过大王!”赵奢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到了大殿之上。

“赵大人,赶紧坐下,没想到大人如此重病还要操心朝政,寡人甚是惭愧!”赵孝王走下王座,虚扶着赵奢。

“大王,老臣此番正是为吾儿赵括而来!”

“赵大人,请讲!”

“请大王速速调回吾儿赵括,他绝不是秦国白起的对手!”

“啊?”赵孝王面色一僵,他没想到,赵括的父亲竟然也对儿子毫无信心。

“括儿在长平战场上,能撑到这种程度也已远超老臣所料,大王还是见好就收吧!”

其余的大臣见此,也都急忙喊道:“请大王召回将士!!”

赵孝王气愤地转过身,他又低头看向了手中的那张布条,难道此番我要辜负赵将军的嘱托了?

历史上对赵孝王的评价是先昏后明,昏就是因为他过于相信赵括了,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一半的国力,从而使赵国再也无力单独对抗秦国。明则是因为在后来的邯郸之战时,借助其他六国的兵力,打败秦军,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