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晨和伍月对视一眼之后异口同声地说:
“手串!”
潘晓晨去新疆采访之后带回来和田玉手串,送给伍月,伍月因此对和田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人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和田玉珠子,闲来无事就一起穿珠子,做项链,手链,喜欢什么就留心什么,所以她们会注意到师父的手串。
伍月:“你也注意到了师父的手串了?”
“嗯,那是上好的和田玉籽料,那净度、油润度、尺寸,价值不菲。”
“我也这么觉得,光听你说上好的和田玉籽料什么样,没见过实物,这回我算见识到了。”
“月儿,你有没有觉得师父这手串有点奇怪?”
“奇怪在哪里?”
“你看其他师父也有手串或者念珠,但都是木质的,价格不贵,他们拿在手里用作计数,这位师父的手串却是和田玉籽料,他手上拿着另一串普通念珠,这串藏在袖子里,这不奇怪吗?”
“嗯嗯,如果不是咱俩眼尖,不会发现他袖子里的和田玉,会不会是信众布施的呢?”
“有这种可能,但是什么人出手这么阔绰,布施这个人是不是有所求,才会送这么贵重的东西?这手串没有归寺里所有,而出现在这位师父的手腕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答案啊。”
“对对对,咱们查查这手串的来历,我大胆假设一下,会不会跟功德箱里消失的钱有关呢?”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按你的思路,即使二者毫无关系,最后把事情调查清楚,也是很重要的收获。”
两人商讨着调查方法,不知不觉困意袭来,先后入睡,梦里都在探案。
第三天的课程是农禅,佛家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自给自足是大部分寺院的宗旨,寺里比较大的开销是穿衣吃饭,纺线织布解决穿衣问题,开荒种地解决吃饭问题,天明寺僧人比较多,手动织布裁衣不能及时满足僧众的需求,僧衣采取按需采购的方式解决,他们地处山间,寺周围有大片山地可以开荒播种,春种秋收,不做禅修营的时候,僧众编好出坡(劳动)小组,轮流到田里耕种,贤耕法师出家前是农民,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积累了丰富的耕种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僧田年年丰收,收获的蔬果吃不完,结缘给义工和周围信众,道真法师又把禅修和耕种结合,开设农禅课程,让僧众和禅修营的营员通过劳作,实证修禅,把闻思修有机结合,大家都觉得通过田间劳作,修证结合,非常受益。所以农禅成为天明寺禅修营的特色课程。
潘晓晨和伍月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种田的经验仅限于花盆种菜,当贤耕法师带着大家来到观音像后山的田地时,她们被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震撼到了,有大白菜、芹菜、香菜、黄瓜,还有只在菜市场见过的秋葵,现在活生生地长在地里面,开始她们以为是辣椒,除了绿色秋葵,还有紫色的。真正的辣椒也有,可爱的朝天椒,一个小尖椒向天上发射着看不见的辣椒射线。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西红柿,有的像葡萄一串串的,有的灯笼大,红彤彤的底色带着橘黄色的纹路,还有绿色鸡蛋大小的,黄色椭圆形的,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两人看见这些认识的不认识的蔬果就疯掉了,此刻正在寺院里,她们不能完全表露内心的激动,强装淡定,完成了师父教的农禅课程,自由活动时间,两人奔向田园,拥抱花花草草蔬蔬果果,这种和大自然无缝融合的感觉太美好了!土地给人踏实的归属感,怪不得古人各种祭祀虔诚跪拜土地,江山社稷,仓廪食中孕育着国泰民安,农耕民族的文明,骨子里对土地稼穑有天然的亲厚基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