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广义主编作为提议者,自然第一个开口推荐:“我有蕴华社那边的老友,可以同他商量一下,请他瞅瞅稿子,看在他们家过稿率的大概是多少,之后再按正规的投稿流程走。”
“蕴华社是不是是不是门槛太高了?”
倒不是杂志社与杂志社之间还分个高低贵贱,只是来稿的作者群体不一样、面向的读者群不同,自然过稿的门槛也会有所区别。
青云社作为文坛新人的挖掘地,优秀的文稿不少。
但青涩的文风更显而易见,过稿的门槛就相对没有那么高。
而蕴华社作为顶尖杂志社之一,每次审稿都是在诸多作家们的优稿中取优稿,其中不少甚至是国宝级的大师的作品,过稿的难度可见一斑。
也不是看不起沈瑜还是怎么的。
只是平心而论,沈瑜作为一个文坛新人,写的稿件对于技巧运用的质量本来就不算太高,不然也不会引来这么多非议。
青云社让他过稿,一方面是他文章确实有些亮点。
另一方面也和青云社的过稿门槛,以及文章正好符合所需要新风气有关。
等换成蕴华社,在众多优秀作者的成熟稿件的对比下,沈瑜文章技巧不够的缺陷会放大。
而具有鲜活感染力的新鲜优势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这对于沈瑜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
纵然郑广义主编在蕴华社有老友,他们也不可能破坏规则。
顶多就是同行之间优稿互鉴,多给一个面熟的机会罢了。
要是文章稿件的质量不达标,那还是说刷就刷,没得商量的。
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各大杂志社的状况,编辑们也都清楚。
郑广义主编摇摇头:“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推荐,一会儿大家都把这篇稿子给发一发,这么多杂志社,也不就是盯死了蕴华。再者这家伙已经搅起太多风雨了,说不定他又能创造奇迹呢。”
有责编道:“不可能。”
之前不断立lag的责编以前也是有过梦的,笔耕不辍了好多年,也在很多杂志上也发表过稿子,但是蕴华社那儿硬是一次都没过。
蕴华社在他的生命里已经变成了他的白月光朱砂痣,地位那叫一个高。
“沈瑜是什么杂鱼品种啊,太嫩了点,怎么可能过蕴华社。”
闻言,郑广义主编不禁失笑。
徐巍责编:“”
刘余庆责编:“”
张责编:“我我为什么突然之间对沈瑜充满了信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