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是沈宪想刻意结交,只是在这短暂时间的相处下来,觉得这兄妹三人也是和得脾性的,又没有世家子的瞧不起人的架子,再说了叶和苏桐相熟,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

“宪弟那就说好了,等明天爹爹会军营,后日就有时间。到时候我们来江城找桐儿和你们玩。顺便拜访萧老先生。”

“嗯好,到时候小弟扫榻以待”两人这边相互约定好去江城玩。就又听场中有人在此开口到。“不若就让犬子,抛砖引玉,先给诸位来一段,可成?”

那人先是向场中一礼,又转头向己身边的儿子说道:“峙儿,我记得,你前几日在家里做了一首诗,诵出来,让你诸位叔伯指正指正。”

自先秦,至两汉,在到南北朝,诗文沉淀了千年之久,又经过了乾朝两百多年的井喷式的爆发,形式手法穷尽无序,并不拘泥。

虽然自乾分崩,一连战乱二十余载,三十年前才初定天下,可并不影响文坛兴盛,到现在诗词歌赋基本上都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了。

就是街上的小贩,跑堂的伙计都能随便哼出一两句打油调子来。甚至诗词歌赋有一段时间都能做进入上流社会的敲门砖。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诗词歌赋一道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标准一说,除非是真的文艺斐然,意境更甚一筹,谁又能敢一定就下个好坏的定论。

所以就像这人这在宴会中,直白的将自己的儿子给推出来,大家也并不觉得有何突兀感,倒是多增了几份趣味。

“诸位叔伯有礼了,小侄名叫李峙”这名叫李峙的少年人也不怯场,在自己父亲话语落下后,便起身向着场中所有人作揖行了礼,做了自我介绍。

李峙随后拉开椅子走出,站在了场中特意留出的小道上,一手持于胸前,一手背负与身后,倒是有模有样,闭眼沉思了片刻,便押着韵调背了出来。

泰州河东,

杼柚代舂。

元公至止,

田畴始理。

一诗诵罢,先不说有没有人品出其中精彩,已经是掌声连连,待得掌声停下,便开始逐句品鉴。

“是首古体诗”

“此诗,是首颂扬诗”

“此诗虽短,但言简意赅,好诗”

“泰州河东,元公?这元公,可是北朝孝文帝时,任河东守的元淑?”

“嗯应该是了,杼柚代舂,田畴始理,说的不正是元淑此人,来河东后,劝农耕桑,甚至亲自下田教授耕作技术。”

“唔,贤侄,此诗可是已经有了题目?”

“有的伯父,此诗小侄取名《元淑谣》”

“嗯,此诗写的好,元公对我河东百姓是有恩的,他老人家值得我等诵诗一首。”

坐在中院的这些人中,不乏一些精通诗词一道的,默读一遍后便已经讲解了出来。既然诗被大家认同了,那便是好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