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竿岛回来,刘璎得知老家那边又有了危机,这是内战内乱波及到了老百姓身上。军阀打仗都需要炮灰,而且是多多益善,需要庞大的军队去为他们争夺天下,于是就到处抓壮丁。和平的时候怕兵多,养兵需要钱粮,打仗的时候怕兵少,兵是保命的。这一下子就把原本平静的浙江搞得鸡飞狗跳的。
第二天刘璎又找来送信的林三八,更仔细地询问,知道老家暂时还算平静。刘璎给父亲写了信,交给林三八带回去,并嘱咐他及时通消息。
在苍龙号上指挥舱里刘璎亲自体验了寒风之苦,这让他下决心赶快把玻璃制造出来。苍龙号出行在即,这一次是来不及了,只能给船员们添更保暖的棉衣。
海洋上的贸易还是很赚钱的,不然也没那么多人去追求。特别是现在国内战乱一团糟,那里还有生意可做呀?年初的时候通过展七雄找来代理的海商,筹办一批货物委托海商做贸易,也是赚了一笔钱的。可是怎么也比不上人家海商,大头都让人家赚了,也是没办法,谁让自己没出海的船呢?
现在自己有了苍龙号战舰,再雇用一艘出海的大船,筹备了一批货物,装满了两艘船的船舱,在十一月初,由展七雄带着这两艘船的小船队出发去了琉球。
第一次做远洋贸易也是一件大事,刘璎亲自到北竿岛为船队送行。
展七雄也是踌躇满志,他对刘璎说:“大少爷请放心,在下一定把这一趟生意做圆满。”
两艘船一起出发,相比之下更显得苍龙号威武漂亮。
。。。。。。
送走了苍龙号,刘璎觉得玻璃的事情不能再拖了,等苍龙号回来一定要给它装上玻璃窗。
这个年代里没有玻璃,有的只是琉璃,是带有颜色的,有杂质,是半透明的。真正的玻璃是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带来的,也是很初级的产品,并且价格昂贵,几乎等同于珍宝。
对于刘璎来说要想制造玻璃在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如果投放到市场能得到很大的经济利益。可是造出玻璃也会有问题,问题在于这种新奇的产品必然会名声大噪,甚至扬名天下。赚钱是好事,扬名就是祸端!古人云:出头的橼子先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没有自保的能力之前,千万别出头。这个道理刘基都知道,还反复地嘱咐家人。
就是今天,刘璎想造玻璃也不是为赚钱,更不想让玻璃在市面上出现,他为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船上的指挥舱需要观察四周,就不能关窗户,寒风之下就是个五风楼,人们吃苦事小,影响指挥事大。为了保持良好的战斗力就必须有透明的玻璃窗。
其次的还有各处舱室,有了玻璃就可以让舱室保温同时得到采光。还有冶铁炼钢也需要各种彩色的深色的玻璃滤光镜,用于观察火候,单凭眼镜看是无法掌握的。在没有更好的检测手段之前,目视观察是唯一的办法。
制造玻璃,在这个时代绝对需要保密的。建设一个生产玻璃的小作坊占地不大,刘家现在的宅基地足够大,他在自己小院子的东侧划出一块地,建一个独立的小院。
刘璎院子的另一侧是他二叔刘诚的院子,再向西是刘家的私塾,刘璎也在那上学。所以这个院子建起来就是一并排四个院子了,差不多把买来的地都占满了。
作坊建在自己的宅子旁边就是为了保密。四面院墙都要高,小院子对外没有门,门开在刘璎的一进院子里边,并且盖一个门房。这个布局够严实的了。
这院子也不算太小,占地有两亩多,并且是院子里还套着小院子。这些更小的院子分为三个区间:一是原料区,二是烧制窑和回火窑区,三是玻璃成品区。这几个区间都有院墙隔离,这么严密复杂就是为了保密,工匠只能在自己工作的区域里,不准到别的院子乱串。
原料安排两名工匠,他们精选原料和粉碎。烧制安排三人,成品一人。这六个人都是选自家奴,并且给他们规定了严格的规矩。本着有付出就要有所得的原则,这几个工匠都增加了月例钱。
还有一个部分,保密要求差一些,安排在船场的大院子里。这是原料的收集、采购和原料的筛选。
在准备作坊场地的同时,还要派人去寻找制作玻璃的原料,玻璃的原料很普遍,寻找的目的是获得质地比较纯的原料。上次去山东找菱镁石的匠人这次又被派上用场,他们有找矿的经验。这一次还是要给他们讲述相关原料的知识,其实这一次找的石料比较普通,他们都认识,只要交代要求就行了。
制造玻璃的原料也有很多种,配方也不尽相同。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有硅石、长石、石灰石,这些原料都很普通,几乎随地可见,当然有品质的差异。比如说石灰石,你在地上随便捡起一块石头,它基本上就是石灰石,太普通不过了。要工匠们出去找,就是寻找品质更好的石料。品质好,杂质就少,玻璃的透明度就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