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川说:“在这些城里娃来之前,额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未想过还有这么多事情能干。”
“自打他们来了以后,我们大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敢于战天斗地,大干苦干的同时,还要加上巧干,用我们阎大队长的话说就是要发挥出优势,才能带领广大社员过上好日子。”
采访结束后,他们到靖北县城,找到那篇通讯的作者老刘和小李,四人一起修改补充,很快这篇改名为《黄土高原开新篇》的文章就发表在了《西秦日报》上,同时这篇文章也上了华新社的内参,被转载在共和国最大的报纸《共和日报》上。
京城,上午八点,阎埠贵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来到学校,拿上挂在车把上的保温桶施施然走进办公室。从阎解旷插队那年开始,东直门小学就结束了前两年闹哄哄地状态,恢复了正常教学次序。
阎埠贵正要拿起桌上的开水壶到锅炉房去打水,听见另一位老师喊他:“阎老师,你等下,我问你个事。”
“张老师,什么事?”
“我记的你家三小子是叫阎解旷吧?”
“是啊,他小时候,你不是还抱过吗!还差点尿了你一脸。”阎埠贵哈哈笑道。
“对对!瞧我这记性,他现在是在陕北插队吗?”
“是啊!张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就没错了,你家老三这回可出息了,都上报纸了,还是《共和日报》。”张老师晃晃手中的报纸道。
“什么!我看看。”阎埠贵一把抓过报纸,一眼就看到了阎解旷的照片,阎埠贵赶忙坐下来仔细看起来。
文章整整占了头版的半个版面,还配了白明川和阎解旷的照片,引用了白明川的话语作为开头:
“学校开办了,砖窑生产了,买东西看病方便了,路上干净了,做饭不冒烟了,社员有余粮了。
1968年12月29日,当最后三位知识青年到达白店大队知青点后,白店大队就迎来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
阎埠贵整个上午都处在迷糊当中,仿佛在梦游,第四节课下课铃一响,他就快步走出办公室,连午饭都顾不得吃了,带着没打开过的保温桶,骑上自行车往四合院一路飞驰而去。
进了大门,还没停好车,他就高声叫喊:“桂兰,桂兰,三儿上报纸了!”
很快屋里就传出阵阵笑声,四合院也随即热闹起来。
“一大妈,你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哦!忘了你不识字,我家三儿上报纸了,你看,就是这篇报道,我家小三就是厉害,在陕北那一穷二白的地方都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哎!二大妈,我家小三上报纸了…….”
“哎!聋老太太,您看,这是我家三儿的照片……”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在广大知识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那两句“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大干苦干加巧干”的话激起强烈的共鸣,由此很多青年得到启发,针对当地实际,提出了各种改进措施,并因而改变了自身命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