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知道现在的重量和田亩面积,与后世有多少区别,姒安对这两个数据是没有概念的。
事实上,这个产量已经很高了。
在后世抽水机和化肥的兜底下,农田的产量差距非常小。
所以,即便对农业比较了解的人,都很难想象,古代的良田、中田、薄田的差距有多大。
《管子·轻重甲》里记载,“一农之事,终岁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
当时的1锺等于10釜,1釜等于1石,100周亩(周朝亩制)等于后世32.8市亩。
春秋时期普通农田的亩产,按照周亩面积计算,粟米亩产在两石前后浮动。
折合后世的田亩面积和重量单位,粟米亩产205.8斤。
《管子·轻重乙》里还有记载,经过淤灌的良田,亩产能达到惊人的十石。
相当于后世的亩产一千斤……
《史记·河渠书》记载,西门豹治邺,和秦国开凿郑国渠以后的灌溉田,亩产记录也都是明确的十石。
说明亩产十石不是孤例,而是真能达到这个水平,不是某个人在吹牛。
若是把良田的产量统计当常态,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产量太离谱了。
按照管仲记录的数据,春秋时期,一户每年种植一百亩地,年粮食收入,折算下来,能达到六千七百多斤。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从事重体力劳动需要耗费的能量,大约需要耗费1000克小米(粟米)才能提供。
秦国,或者说是秦朝,每个从事高强度劳动(比如砍人)的士兵,一天的口粮大约合1125克,站岗士兵只有大约900克,数据基本吻合。
普通青壮,除了农忙时间的口粮能接近军队的日常消耗,其他时候都不会吃饱,一天一斤粮食都属于败家子的吃法。
假设,五口之家,青壮平均每天一斤主粮,妇女和三个孩子算八两,一天按照消耗四斤二两计算。
一年的口粮也不过1530斤,实际数量只会低,不会高。
不说十税一这种良心税率,即便按照对半分,收一半的税,农户一年也能留下三千多斤粮食。
足够一户人家吃饱、留种,都还有剩余。
然后……农夫犹饿死。
老百姓的粮食,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这是历史课本都不敢说明的真相。
干旱、洪涝的时候,可以甩锅给水,百姓死得理所当然。
风调雨顺的时候,只能总结一句,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不足,这才导致百姓大量饿死。
亡国了,也只说是土地兼并的错,一笔带过。
总之,蛀虫是不可能有错的,因为书都是他们在写,话都是他们在说。
历史书确实没有撒谎,生产力与权贵们的贪婪相比,永远是不足的。
先民们填了几千年,也没有将“贪婪”这个坑填满。
未来几千年,大概也是如此。
(关于粮食产量的说明:
有部分数显示,春秋时期粮食产量,折合后世亩产七十多斤,一户农民,每年能出产两千多斤粟米,勉强能达到农夫吃不饱的程度,但达不到供养贵族,还能粟米盈余,一斤稻米能换两斤半粟米的程度,合理度存疑。作者也没找到这个说法的历史依据,和具体计算过程,所以放弃这个数据。
如果按照春秋时期一石等于59.2斤计算,取《管子》每亩2石、一户100亩的数据,每户一年粮食产量高达11840斤,折合后世亩产360斤,更不合理,放弃。
最后是一份是历代粮食亩产量的汇总。
从春秋到清朝,都有详细的历史文献作为依据,农业技术发展过程说明,前后朝代增产率的对比,气候等因素也纳入结果推算的过程,相比前两项更加严谨。
这份汇总列出的数据很详细,包括《管子》里,亩产2石这个数据,换算过程没看懂,但得出春秋时期,每户一年粮食产量6750斤的结论,折合现代亩产205.8斤。
根据后续汇总的,每个朝代的粮食增长率和亩产总量来看,这份数据是可靠的。
因为粟米结穗数量过大的特殊性,不具备参考价值,取产量与之相近的小麦来推算。
现代小麦每亩种子二十斤左右,这还是掌握分蘖技术的消耗,古代同等面积的土地,消耗的种子只会更多。
中国古代种子与收获的比例,大致在1:6至1:15之间,根据种植技术和气候等原因,上下浮动。
粟米因为种子小而多的特性,实际比值会更高。
这也是古代把粟米当主食的原因之一,投入少,产量却和投入更多的小麦差不多。
以20斤种子来进行极限计算,收获205.8斤粮食,比例为1:10左右,得到的结果在合理范围之内。
反而证明了,第一份数据不靠谱,第二种推算的结果,也有点浮夸。
所以本书以这个数据为准。
说这么多,只为一个目的——不许再说我理想化,数据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不是我吹牛,而是大家被灌输的事实,在撒谎。
不说合理分配粮食,但凡分配者别那么过分,下手轻一点,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就已经足够老百姓,过上正常生活了,更别说,生产技术发展了几千年后的今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