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杨建生主任适合当老师,那么,西北政法的齐章安老师所在的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的大部分律师,恐怕更适合当老师,因为所里很多律师本来就是大学老师兼职做律师的。
这家律师事务所的名字听起来像是和某个餐饮公司(国力仁和川菜馆)有着血缘关系,其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不过,他们办公所在地——华融国际大厦,确实有一家非常不错的餐厅:澳门德兴火锅。
这是一家经营广式火锅的餐厅,生意火爆,很多时候必须提前预定位置,否则只能在外面等座。
认识了齐老师之后,德兴火锅成为梓涵经常的去处,这家餐厅就在律师事务所楼下,齐老师和老板的关系非常好,打个电话,随时可以留坐。
齐老师的团队,似乎更多地在于研究法律问题方面,而非处理法律问题。虽然齐老师的大学同学遍及古城司法界的重要部门,有些人甚至成为关键部门的领导。只不过他们律师事务所提出的诉讼思路看似可以,但恐怕是理想化更多一些,实际操作未必可行。
由于学MBA的缘故,针对教学中所讲的企业兼并案例,梓涵甚至产生了撮合两家律师事务所合并的想法,他建议:通过联合,把老齐的原东方律师事务所,现在的丰采所,与仁和万国所进行撮合,利用两家的优势,做大做强。
为了谈这个事情,梓涵去德兴火锅吃了几次饭。
在谈判过程中,丰采的齐主任始终表现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状态,甚至当仁和的齐老师提出了打算将陈珍学的律师事务所一并融合,三家律师事务所合并到一起的想法,丰采的老齐还在问:“合并后律师事务所叫什么名字啊?”
原来,他老人家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在老齐看来,无论如何合并,他对于自己创建的律师事务所的舐犊之情,是何等的深厚,如果合并后不用他的名字,估计会要了他的命的。
然而,在人员方面,老齐的丰采所没有齐老师的仁和万国多,人员的知识水平也不如人家,那么,你凭什么让别人改弦更张?
梓涵这个时候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他从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了解到,国外很多律师事务所都是采取并购、合并、合资等方式做大做强的,小作坊式的律师事务所将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淘汰,至少今后生存都会有问题。
然而,合并谈何容易,蝇营狗苟、精于算计恐怕未必是坏事,老齐提出的问题,在梓涵看来是无理要求,至少是无厘头的。
但是,这种事情有其内在的原因。
站在老齐的角度考虑是有道理的,但是,从发展的眼光看,他实在是太短视了,格局也显得太低,也就注定这样的律师事务所会越做越差。
之前,银行打官司先给律师支付价格不菲的出场费,费了半天劲,银行拿到的也仅仅是一纸判决书。而且,案件在执行阶段困难重重。这个时候,几乎很少有律师可以“刀下见菜”,尤其老齐和齐老师这两家律师事务所,几乎所有的律师都只是“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其他几家律师事务所也做得很一般。
对于每年支出大量的诉讼费而收效极少,省行领导以及支行、机关有些部门提出了质疑:银行有必要年年如此,年年做“冤大头”吗?
对于律师的管理,对于律师费用的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