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应该读什么书。

杨报国非常重视。

不过汪文言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一本书,看来早就准备多时,对于社学的事情,别看此人仿佛没有很关心,其实非常的重视。

否则为何连书都准备好了。

这可不能放松警惕,杨报国也不好直接拒绝,而且自己一时半会也弄不出来。

封面上写了《增广贤文》四个字,一看就是儒家的东西,杨报国摇了摇头。

不过书本里面没有长篇大论,所写皆是古语和谚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画人画骨难画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虽然道理不错,可有点杂乱无章啊。

杨报国放松了警惕。

没有自己所想的糟粕,反而很多话自己耳熟能详,于是好奇的继续看下去。

还有哪些自己看过的呢。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屋子里只剩下翻书的声音。

每句话后面画了个圈,用来做断句之用,有点标点符号的意思,更加的清晰。

虽然是古体,但是语句整洁,倒也能看懂。

“如何?”

汪文言小心翼翼的问道。

从来没见过汪文言这番模样,看来此人非常关心读书的事情,杨报国点了点头。

并不是像自己所想的糟粕,看来自己倒误会了。

而且杨报国发现了其中的逻辑。

其实并不是杂乱无章。

如果通本学习下来,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从人性之初到社会逐层讲清楚。

其中有些话,能说到自己的心里,道理非常通透。

“不说自己井绳短,反说他人箍井深。”

“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

“五百年前共一家,不同祖宗也同华。”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合上书。

杨报国好奇的问道,“此书是谁写的?”

“已不可考了。”

汪文言也不知道。

“应该是嘉靖又或者万历初期,但是谁写的已经没人知道,不过此书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给孩子的启蒙书。”

“启蒙就用这本书。”

“不过还要教孩子们唱首歌。”

“唱无衣吧。”

同意了汪文言的提议,杨报国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无衣?”

“对,就是秦风无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